本报记者 陈超
土壤污染、草原退化……,在本届丝博会上,针对生态环境问题,多家企业用科技创新给出了生态环境修复方案,不断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陕西地建:打赢“净土”保卫战
“针对污染的土壤,我们进行采样分析研究,给出生态修复方案,经过持续修复后的土地可以进行耕种。”陕西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贺伟介绍。
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该公司提出以土地有机重构理论为指导的“净土”工程建设体系,对构成土地的材料、结构和生物营养的方面进行研究,以置换、复配、增减等技术手段,对土地结构进行重新构建,对土地质量进行提升,对土地幻境做出改良,针对退化型、污染型、损毁型、低效型缺陷土体或未利用土体进行再生或重新构建,为承载有机生命体提供必要条件。
“我们利用先进的仪器对土壤进行探测分析,针对不同土壤的污染情况,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案。”贺伟介绍,目前,已经在富平石川河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渭东新城污损土地治理等一批重大项目中,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城市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
秦草:生态修复新方案
植被是地球的皮肤,造花海、沃草原、绿大漠、秀山川,合理的生态修复是通过对当地植物多样性,水土气的研究,驯化乡土植物,修复本土生态环境。
陕西秦草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正是通过硬科技一步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好区域的生态修复,从驯化当地的乡土植物开始,真正做到先科研,后修复。”该公司工作人员高燕表示。
随着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工业化的发展,有很多种植物濒临灭绝。“建立种子资源库可将植物种子低温长期保存起来,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形成适合不同生态修复类型的植物群落产品和技术储备,打造陕西专属的生态修复系统。”高燕表示,让生态修复有据可依、有法可施。此外,该公司生态大数据平台集成了该地区的“水土气、人草畜、微生物”等生态关键因素指标数据,为生态修复及秦草定制化产品开发等领域提供科技支撑。经过分析与研究后,针对具体区域的生态问题给出“近自然、低维护、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通过短期的人工干预,启发生态“自愈”能力。
新闻推荐
楚卡诺夫出席丝博会中国(陕西)—俄罗斯经贸合作洽谈会和丝绸之路教育合作交流会
本报讯(记者宋志明李妮)5月11日,第四届丝博会中国(陕西)—俄罗斯经贸合作洽谈会在西安召开。俄罗斯联邦总统驻乌拉尔联邦区全...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