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结束,不少人还在回味与亲友聚餐时的美好时光,还有不少出游归来的人仍然没有迅速切回正常的工作模式。甚至有些人总觉得提不起精神、白天疲倦、晚上失眠、胃口不好,如何把“放假模式”迅速调整为“工作模式”呢?
小心被假日综合征“盯上”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节假日期间出门旅游,享受美景、美食,放松心情。但假期有限,连日来的舟车劳顿导致身心俱疲。加上节假日饮食不规律,假期过后似乎感觉比上班更累。有的人在假期中蒙头大睡,有的熬夜娱乐,导致严重睡眠紊乱,假期结束后难以应对日常的工作需要,从而被“假日综合征”悄悄地盯上了。
“假日综合征”实际上并不是特指某种具体的疾病,而是指在长假过后,由于生活规律、生活节奏、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调整,从而引发的一系列身心不适应的状态。连续七天不上班,或旅游、或聚会、或是在家休养生息,打乱了平日的上班节奏和状态,一想到要调回紧张的工作模式或学习状态,不少人产生抵触情绪。有的人到岗后头几天精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低下,迟迟找不到上班的感觉。
“过年期间走亲访友就是聚会聚餐,所以饮食规律一直不平衡,再加上暴饮暴食,总是感觉胃满满的,好像不消化一样。”假期里宋晓卿的身体最先发出警告的就是消化系统,在感觉消化不好时,他会服用消食片以缓解胃部不适。医生表示,放假期间通宵畅玩、饮酒无度、暴饮暴食等行为,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长期熬夜肯定会影响整个人的系统,人的肠胃比较敏感,很多时候休息不够或者饮食不当,可能会肠胃功能失调,觉得胃口变差、消化不好。要化解“假日综合征”的肠胃不适,首先要做到健康饮食。节后三四天,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让身体机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健康饮食就是回归到平时的饮食,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加重胃肠负担,做到吃饭8分饱,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补充五谷杂粮及薯类食品,可以减轻困倦感。同时多吃水果,因为水果可以增加膳食纤维,起到胃肠通便功能,但要注意食品的清洁卫生。
适当的运动改善
人们常说“每逢佳节胖三斤”,七天长假里有不少人长胖了一圈。“一到放假,就把自己的行程安排得满满的,每天除了吃就是玩,整个假期下来都没跑过步,身体也变得懒懒的,一个礼拜胖了不少。”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状态。在假期里肥胖,其中一个原因是喝酒比较多,另一个原因就是在旅游过程中吃了许多高热量食物,在体内堆积了较多脂肪,导致体重增加。春节期间,人的生活规律往往被打乱,平时坚持运动的习惯被打断。但节后一定要拾起来,该遛弯的遛弯,该散步的散步,能跑步的继续跑步,要让生活方式慢慢恢复。上班族如果没时间,在办公室里可以做蹲起运动,伸平双手,蹲下起立,20个一组,做上5组,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如果条件允许,大家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但是运动量不宜过大。
保障充足的睡眠
很多人节假日熬夜是常态,再加上路途奔波,生物钟完全被打乱,所以不仅要在节日里注意睡眠质量和规律,节后更是要改正节日里毫无规律的睡眠,应尽快调整好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晚上最好提前两小时躺在床上,不在床上玩手机,定好闹钟,早睡早起。这样可以提高睡眠质量,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得到很好的休息。
如果节后容易失眠或者极其疲劳的话,睡前泡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脚,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按摩足底脚趾对疏通经络、调整脏腑、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均有疗效或辅助治疗作用。洗澡可消除体表代谢物,使毛细血管扩张,有效消除疲劳。
心理暗示很重要
春节假期结束后还是要让心理回归常规化,重新规划新一年的目标,想着今年要做什么可能会更好一点,而不是想着去年做了什么。调整心态,建议提前制订一份任务清单,给自己每天、每周、每月都制定一套合理的充电学习计划,摆脱假日里懒散的状态,让生活重新步入高效的正轨。安排工作要循序渐进,放假期间工作堆积了不少,突然从悠闲的休假转换到面对一大堆工作,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一下子压力倍增。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一下子把日程表排得满满的,也不要在假日后立即投入繁重的、充满挑战的项目。把重要的、紧急的事情先做完,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工作起来也会轻松些。
心理暗示很重要,不管是上班族或者求学的学生,难免会把假期的散漫带到工作或者学习中来,这是心态没有摆正的原因,所以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是极为必要的,让自己迅速摆脱“节日”状态。
别忽视老人的情绪落差
现在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就盼着节假日子女全部回到家中,他们虽然忙前忙后,但心里始终是高兴的,然而却忽略了突然之间打乱了往日的生活作息,身体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节后儿女离开,老人一下子又进入安静状态,回到以往的寂寞生活中,容易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加之打乱的作息时间一时难以恢复,这时老人极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严重的会引发其他身体疾病。儿女走后,老年人应该多参加些娱乐项目,如社区活动、太极拳、散步等,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转移自己思念儿女的注意力,减少这种失落感。
“过度”式休假不可取
“放假比上班还累”“假期最后一天,才突然发现假期已结束,自己却感觉并没有怎么休息”,假期要起到休养生息、调节身心的作用,过度式不恰当的假期生活不可取。要避免“假日综合征”找上你,首先要避免不正确的生活作息。
过度休息型,利用假期时间补足平时缺乏的睡眠。这种类型不仅使假期变成一种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不少人假期晚上晚睡,第二天中午左右才起床,美其名曰“补觉”,可等7天假期结束,还是感觉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很难迅速适应上班生活。
过度娱乐型的假期生活,部分人过节期间投入到平时无法完全享受的娱乐生活中,过度放纵,暴饮暴食。不仅得不到充分休息,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很大伤害。利用假期外出旅游或者到处走亲访友。表面上是利用假期进行了休息,但是实际上旅途中的舟车劳顿,饮食不规律,给身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假期的最后一天当成是缓冲期,调整自己紊乱的生物钟和疲惫的身心。有意识地做一些与工作相关的事情,比如看看书,思考与工作有关的内容,想想上班后头几天要做的事情,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情发生的准备。
如果还是感到焦虑,那就干脆假设少放了一天假吧,把假期的最后一天当成工作日,多做做深呼吸,白天喝点茶、咖啡提神,或进行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或者回想工作中令你愉快的事情,将心理提前调整到上班状态。如果在放假前做一个科学的作息时间表,也能起到预防“假日综合征”的作用。在安排时间表时,要早睡早起,尽量和上班时的作息保持一致等。
本报记者王嘉
新闻推荐
薛亚利(左)帮助群众修水管。焦选奇(右二)走访群众。1月23日,简晓君(右)了解村民鸽子养殖情况。本报记者师念摄在脱贫攻坚中,第一...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