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军政 王高峰
浓重的乡音、简朴的衣着、满鞋的泥土,手握一把果树剪。秦都区姜家村苗木基地里,一个憨厚朴实的老人围着果树,绘声绘色地讲解葡萄栽培技术。
这是78岁高级农艺师刘承德生前的工作形象。22年里,他扎根黄土,研发植物生长调节剂,国内第一个合成了噻苯隆原药,引进改良4种适宜旱原栽植果木新品种,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种植50多万亩,夯实产业脱贫硬支撑,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22年里,他魂系科研,刨取农技真经,以朴素而厚重的情怀,干了政府想干成、干好的事情,在咸阳、陕西乃至全国倾尽心血推广农业科学技术,2012年被中国科协、中央财政部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荣誉称号。
增收,用科技把潜力挖出来
1997年,56岁的刘承德背着近千万元的积蓄从新疆回到家乡——秦都区马庄办天阁村。
“人老几辈土里刨食,这土地,咋能让咱不再受可怜?!”家住窑店的陈继先现在还记得刘承德当初说的话。
听说杨凌西北农学院有个“植物生长调节剂——噻苯隆”项目,能让农作物增产增收、抗病防倒伏,刘承德一下热了心。
当时,国外把噻苯隆研究应用作为农业超产的主要措施之一,对外实施技术封锁,国内噻苯隆进口原药的价格比黄金还贵。刘承德瞄准了这一崭新领域。
怀揣一颗火热的心,十多趟杨凌,十多万元先期投资,几番折腾下来,却兜头被浇了盆凉水:技术不转让。
“不行咱自己掏钱,聘请专家教授研发,不信还有咱干不成的事。”刘承德的决心斩钉截铁。
研发农药,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的工程。他跑院进所,费尽心血,终于和西北大学化学农药专家达成合作意向。
1999年初,首批试验药品从实验室走向田间试验。
噻苯隆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细胞分裂素,用量难以把握,精度难以控制。上千次的排列组合,优中选优,刘承德和儿子刘宁背着喷雾器选择农田进行配比浓度实验。
渭北、豫西、晋北、陇东、新疆,一个个地块、一条条信息,验证着一个个判断……
吐鲁番盆地,夏季高达40℃,豆大汗珠顺着头发向下滴,汗湿的衬衣贴着脊背,跟着父亲背着喷雾器的后背,儿子刘宁紧撵脚步流着泪水。
当年12月,噻苯隆原药通过陕西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认为该产品的合成工艺技术属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省科技厅鉴定认为:0.1%噻苯隆可溶液剂在陕西、新疆、山东、云南等地小麦、玉米、油菜、花生、大豆等农作物上的多点试验,分别增产19.8%、14.3%、22.2%、20.8%、22.1%,效果显著。
2002年,0.1%噻苯隆可溶液剂取得国家发改委农药生产批准证书,从此正式走向市场。
(下转A2版)
新闻推荐
杨凌树木园夜景。俯瞰美丽新杨凌。本报记者程刚文/图“以前,杨凌一到晚上到处都是黑漆漆的,老百姓都不爱出门,大街上冷冷清...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