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民居》[美]那仲良著[菲]王行富摄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授那仲良成为最早一批前往中国进行学术考察的美国学者。在此后的40多年间,他深入调查、记录了中国各地的乡土建筑,足迹遍布东北三省以外的所有中国省份,编著了许多关于中国历史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学术著作,不久前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推出了他面向大众的作品《图说中国民居》中文版。这本书借助四百张图片述说中国人家的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国独具生命力的传统建筑。
□史景迁
多年以来,那仲良那宏大而敏锐的研究,已经让研究中国史的学者们开始更深入地认识中国民居空间的美丽与复杂。
我现在仍记得自己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这种美丽与复杂的时刻。那是多年前的一个晴日,当时我正和几个新结识的朋友开车穿越湖南省的东南地区。一时兴起,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前去参观附近的一条峡谷。步行了一段路之后,我们来到了一个村子之中,迷宫一样的窄径正引导我们在泥墙和土坯砖墙间穿行。这些墙逐渐升高,突然之间把我们引进了一个洒满阳光的空地。空地上的景色正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令人惊叹不已:近处是一大片平整的土地,看起来应该是个打谷场;打谷场往远处是堤垄分隔的稻田,田中的水稻闪耀着光芒,窄长而坚实的堤垄铺着石板供人们在田间穿行;稻田的另一边,郁郁葱葱的山丘在远处的山脚下绵延。
然而,真正的惊喜这时才到来。当我转身回望我们来时走过的窄巷时,我看到在我们刚才穿过的村子最前方并排耸立着三座石屋。石屋很高,有着巨大的门扇、光滑的墙体和弧形的黑色屋顶。窗户周围的窗框装饰着深色的木制花格和精致繁复的木雕。其中一扇门半开着:从门口望进去,能够窥见一座阴凉而宽敞的高大门厅。门厅虽然被阴影笼罩着,但能够清晰看见排列在厅内的祖先画像和牌位;门厅的左右两侧是通向侧院的门洞,门洞里似乎是成排的小房间。石屋看起来十分荒凉,可能已经被遗弃。
假如那仲良当时在场,他会告诉我,我窥视的这座宅院恰好反映出他所说的中国传统住宅的四个基本准则:“对称、轴线、等级、围合。”坚固的石材结构限定出一系列具有特定功能的空间。在过去,这些空间能够“调和家庭关系、培养成员行为”。此外,这座石屋的选址以及它与自然环境、周边住宅的关系,均是由“风水”限定的。“风水”的规定严格而多变,那仲良将其解释为整个村落的“地理格局”,它为居住在村子中的人们提供了空间和热环境的“有序布局”。
在《图说中国民居》中,那仲良优美而全面地呈现了从陕西到福建、从四川到江苏的各地民居。这本书中的许多论述充实了我对早年看到的那座湖南民居的理解,甚至进一步引发了我对更广泛的中国经济和政治议题的思考。那仲良的剖析极其细致,他试图说明,他研究的这些民居往往是权力和金钱网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种种迹象却表明,关于我偶然发现的那个小村落,没有任何政治或经济方面的历史文献记录。那条峡谷远离任何城镇,更不用说它与王公贵族的聚居中心或精英文化、商贾文化之间的距离。我偶遇的这些优美建筑和手工艺虽然有可能是湖南中心城市的影响力传播至地方后的变种,但我却没有为这种说法找到任何根据。
如果我的经历只是一次偶然的际遇(我相信它确实如此),那么在那些建筑肌理没有被战争破坏的地方,在那些同样美丽的地方,还有多少这样的不期而遇在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
我曾一度感叹未能及时从发展的洪流中拯救出中国的建筑遗产,但如今看来,也许为时未晚。
新闻推荐
天寒地冻时,正是练兵好时节。近日,陕西省各地巡特警大队纷纷吹响了“冬季练兵集结号”,拉开了2018“冬训”工作序幕。凛冽的...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