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读中国·陕西 国宝文物《迴元观钟楼铭碑》

来源:陕西日报 2018-12-12 06:33   https://www.yybnet.net/

贝司

《迴元观钟楼铭碑》碑题“大唐迴元观钟楼铭并序”,唐开成元年(公元836年)立,令狐楚撰文,柳公权中楷正书,邵建和刻字。《迴元观钟楼铭碑》1986年出土于西安市和平门外太乙路北段距地表约3米深的基建工地,后入藏西安碑林博物馆,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此碑为横式,青石质,长124厘米、宽60厘米、厚18厘米,共761字。在距石碑不远处,还出土了一截残断的经幢和经幢顶盖。

碑文前半部分记叙了唐迴元观的历史沿革,其中简练而隐晦地提到迴元观旧址原是唐玄宗赏赐给安禄山的宅第以及“安史之乱”历史事件。碑文所记唐玄宗在长安城内亲仁坊为安禄山赏赐宅第以及迴元观的位置,这在新旧《唐书》均无记载,因此,《迴元观钟楼铭碑》的出土印证了这一历史事实,同时也纠正了《唐书》出版时将迴元观称为玄元观的错误,发挥了出土文献的证史和补史作用。碑文的后半部分讲述了唐文宗给迴元观赏赐铜钟的经过,并赞扬钟声的美妙“闻其声者,寝时兴,行斯归。贪淫由是衰息,昏醉以之醒悟。虽三涂六趣之中,亦当汤火沦寒,拲梏解脱。”真可谓除惑解谜的绝妙之音。

我从《唐代长安词典》查阅,《迴元观钟楼铭碑》的出土地点在唐长安城东市的位置,而史载迴元观所在的亲仁坊,应在距此约一公里以外的西南方。《迴元观钟楼铭碑》应是道观所立,而同时出土的一截残断的经幢和经幢顶盖却是佛寺物品。据《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这里曾修建僧房佛舍,可知此亦为资圣寺遗址。但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这方柳公权的《迴元观钟楼铭碑》由亲仁坊的迴元观移至东市的资圣寺,遂成历史之谜。

《迴元观钟楼铭碑》是柳公权58岁时的作品,是迄今现存柳碑中最完整的,由于出土较迟,损坏较少,碑面和个别字稍有残损,但碑文可通读。该碑文风神烁烁、遒劲奇绝、一笔不苟、风骨峥嵘,以方笔为主,辅以圆笔,劲利清健、笔道峻拔。其结构往往由错位中以求变化,在不平衡中以求韵趣。你看它左右结构的字“蹲”“钟”“楼”等将左边偏旁往上挪,形成左短右长的特异结字法。从此碑可一窥柳公的变法精神,他创出的“柳书”新书体,丰富了大唐的书法艺术。此碑未见著录,也未见拓本流传,但其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很高,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书法艺术宝库,为研究柳体书法艺术的形成和演变提供了难得的实证。

柳公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以楷书最为著名,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书艺融汇了魏、晋、初唐诸家的特征,并深受与他同为“楷书四大家”颜真卿的影响。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吸收了晋人的遒媚和颜书的雄浑,创立了自己的柳体书风。他的书法作品辉映古今,在当时就轰动朝野,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柳公权传世的著名碑刻还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另有墨迹《蒙诏帖》(传)、《王献之送梨帖跋》等。

柳公权最为让我羡佩的是,他尊奉的“心正则笔正”以及“笔谏”的传奇故事。《旧唐书》记载,“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柳公权借书法进谏,希望穆宗律己清政,告诉穆宗写字和治理国家一样,都必须“心正”。柳公权亦是书美、人美契合的典型,真正做到了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瘦硬劲刚、铁骨铮铮。柳公权如一面镜子,照亮了历史,也照亮了后世万千书家的灵魂。书中有正气,才堪称大师。

新闻推荐

杨凌:“内外兼修”打通国际合作“农业经络”

本报记者程刚通讯员杨耀军10月26日,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明确提出...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读中国·陕西 国宝文物《迴元观钟楼铭碑》)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