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银川11月27日电 暮霭中,晚霞与积雪为初冬的六盘山增添了一丝静谧。山脚下的兴盛村,几百个蜂箱渐次排开,34岁的郭建鹏挨个“查房”,不时整整保温板、拉拉棉被,小心翼翼经营着村里的“甜蜜事业”。
兴盛村是宁夏南部山区泾源县的一个贫穷小村庄。近些年,兴盛村村民种苗木、养牛、办农家乐,脱贫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而六盘山植被丰茂,花种繁多,蜜源充足,养殖中华蜜蜂也成了村民致富的一条好路子。
“中蜂酿的百花蜜,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一斤能卖100多元,大部分花蜜刚酿好就被周边的人买走了,剩下的销往广州、深圳等地。”郭建鹏说。
郭建鹏是兴盛村的中蜂养殖致富带头人。早年间,他从事装修挣了些钱,去年又带着家里祖传的养蜂手艺回村,成立了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打算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我们村有养蜂传统,但以前村民们养殖方法不科学,蜂群损失大,花蜜产量低,慢慢就没人养了。听说我要带领大家再次养蜂,不少人在观望。”郭建鹏说。
为打消村民顾虑,郭建鹏先后奔赴甘肃、陕西学习最新的养蜂技术,用标准蜂箱取代泥糊木桶,并带头购进100箱中蜂。到打蜜季,郭建鹏收获760余斤百花蜜,收入10万多元,最初加入合作社的7户贫困家庭也见到了收益。
村民们看到实惠,纷纷加入养蜂队伍中来,目前已有300多人在郭建鹏带领下养蜂,其中不少人是周边村子的村民。
兴盛村村民马万海已年过花甲,上世纪70年代起,他便开始养意大利蜂,但由于养殖技术落后且养殖规模太小,一直未能摆脱贫困。
“以前为了糊口四处找花蜜,四川的油菜花蜜、云南的桂花蜜、安徽的枣花蜜、陕西的洋槐花蜜都采过。现在老了跑不动了,却在年轻人帮助下脱了贫。”马万海说,如今设备、技术全部更新换代,家里的30箱中蜂越养越好,还不用天南海北地“追花逐蜜”,他养老无虞。
为鼓励村民发展养蜂产业,当地政府不但发放养蜂补贴,还给蜂农购买养蜂保险,并鼓励郭建鹏这样的养蜂能手带领新手养蜂,这一系列措施使当地养蜂产业发展迅速。
去年,郭建鹏专门为村里的百花蜜申请了商标,近期,他又建起一间占地160平方米,配备了投影、电视和网络设备的田间教室,他计划通过更加多样化的授课手段,提高蜂农的养殖水平。
这两年,郭建鹏还在山上种了上百亩山桃,再过几年,便能在春季看到山花烂漫的景象,不仅可以补充蜜源,还能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买蜜。“到时候,大伙儿的生活就更甜了。”郭建鹏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袁志强)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幼儿园文化建设,提升幼儿园办园品质,按照《关于遴选首批幼儿园文化建设试点基地的通知》...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