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长安来——长安画派当代名家精品展中,长安画派艺术家的作品以其浓郁的红色文化内涵、深厚的思想力量和强烈的视觉艺术冲击力让南京观众感到震撼。11月20日,记者采访了长安画派中具有代表性的年轻画家王潇和耿齐,探寻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长安画派的精神风貌和创作特点。
王潇,中国美协会员、陕西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他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完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一项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王潇说,这是一个关注现实题材的作品,对于这样的题材他比较熟悉。这幅作品从最初的构思到草图再到正稿完成,整整用了两年时间。目前正在创作和完善中。王潇主要从事现实题材人物画创作。乡土现实题材创作一直是他的“母题”。他说因为他出生在陕北农村,对生活在陕北那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对那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非常了解。因此,他的作品更多反映的是现实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中国画讲究笔墨,写形、写意、写心,更是对生命和情绪的表达。王潇表示,在以后的人物画创作中,要更加充实对生活的体验,深扎生活,在中国画个人语言和风格方面要更加清晰和强化。同时,要朝着艺术更高的境界去努力,在中国画本体语言和精神方面更加的纯粹。他说:“生活仅仅是基础和源泉,艺术不是照搬生活,而是用艺术的手段把对生命的感悟表达得更好。”
“作为青年画家这次能和长安画派老先生们一同参与此次上海、南京两地展览,我深感荣幸。”耿齐告诉记者,“此次展览是陕西艺术家们向外走迈出的一大步,陕西画坛一直给人的感觉是闭关、保守、交流少,其实现在长安画派的几位老先生在全国都很有影响力、在中国画坛也很有分量。只是我们受地理环境、经济的限制走出去比较少。此次展览是长安画派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一次集中亮相。把这股‘西北风’吹到上海、南京,与海派文化、金陵画派进行交流,互访与学习。艺术在交流中碰撞,艺术在碰撞中才能更好地发展。”耿齐表示,作为年轻画家要向长安画派老先生们多学习,与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多交流。艺术不会因为交流而产生同化,艺术是取长补短。耿齐告诉记者,最近几年他一直坚持在陕北写生、创作,作品中陕北题材的也多一些。他说:“年轻人不应该把精力放在空案头上,要通过写生去发现自己眼中不一样的山水气象。未来,我将继续继承和发扬长安画派的艺术宗旨,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作品,用画卷反映新时代陕西意气风发的崭新面貌,用艺术服务人民。”本报记者成东丽
新闻推荐
名企创客云集 “双创”风潮辐射“一带一路” 2018年“创响中国”西咸站暨“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促进大会成功举办
11月20日,2018年“创响中国”西咸站暨“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促进大会启动仪式在西咸新区举行。西咸新区将充分发挥国家赋予...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