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们驻足欣赏西安钟楼夜景记者 王健摄
本报讯(记者杨明见习记者王江黎)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推动陕西旅游从高速增长向优质发展转变,全力打造国际范、中国风、陕西味的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7月18日至19日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发起的三场盛会——“全域旅游全媒体联席会”“北京、上海、陕西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全球发布会”“2018陕西国际旅游枢纽建设全球建言系列活动——陕西国际旅游枢纽建设研讨会”,掀起了强劲的陕西旅游“陕西风暴”。
搭建媒体合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
7月18日下午,全国18省市区65家省级主流媒体及新媒体、旅游OTA企业以及省内35家主流媒体参与的全域旅游全媒体联席会在西安召开。
会议期间全国主流媒体记者走进陕西,深度感观,亲身体验,头脑风暴。用不同的方式关注陕西旅游优质资源,为自己的用户提供实用高效的旅游信息,用全媒体的“第三视角”关注陕西优质旅游资源,全景呈现“品质立游强旅”的陕西特色。
将与北京上海联合开展境外宣传营销活动
7月19日上午,北京、上海、陕西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全球发布会举行,建立了国内首个以入境旅游为主旨的省际合作机制,联手助力提振中国入境游。
会上,三省市旅游发展委、旅游局共同签署了《北京、上海、陕西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合作备忘录》。三省市旅游部门和旅行社行业代表还共同发表了《北京、上海、陕西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入境品质旅游西安宣言》。
今后,三省市设立专项资金,联合开展境外宣传营销活动,强化三省市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品牌和形象,共同打造入境旅游枢纽旅游产品和线路。据悉,这是国内首个以入境旅游为主旨的省际合作机制,也是落实国家“大力提振入境旅游”要求的务实举措。
开启“我来说”全球建言活动
7月19日下午,陕西(西安)国际旅游枢纽建设全球建言活动正式启动,同时召开陕西(西安)国际旅游枢纽建设研讨会。这次建言活动将持续到11月18日,为期4个月,全球各界人士可通过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微博参与陕西国际旅游枢纽建设“我来说”全球建言活动。
全球休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从陕西建设国际旅游枢纽对中国的意义、对陕西旅游发展的意义以及建设的条件,提出了用“20个国际化”深化陕西国际旅游枢纽的建议。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中国区主席陈平从旅游和文化遗产的角度建议要以文化遗产、古迹遗址的开发与打造为契机,充分挖掘陕西的文物特色,让文物活在当下。
用世界语言讲陕西故事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副研究员、民心通办公室主任赵静评价此次三大盛会时表示,“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核心组成部分,下一步应该以陕西建设国际旅游枢纽为契机,以构建京沪陕中国入境旅游枢纽合作机制为抓手,联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策划活动,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民心相通,发挥旅游业兼容性高、带动性强的独特作用和优势,促进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文化、经济技术的全方位合作,让旅游互通和基础设施相互促进。”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认为,入境旅游是一国旅游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指征,也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表现。西安作为西部内陆中心城市,需要从提升中心城市建设国际化程度,优化旅游产品销售渠道,旅游服务精细化、国际化等实现旅游营销“走出去”,用世界语言,讲陕西故事,让外国人讲陕西故事。
在听取场内外专家学者的建议意见后,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高中印指出:全省旅游系统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统筹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建议意见,制定陕西(西安)建设国际旅游枢纽的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和年度工作目标。对标走在全球前列的国际旅游枢纽城市,立足自身、兼收并蓄,善于用创新思维寻找解决办法。提高标准,通过国际旅游枢纽建设,引领陕西优质旅游发展,高品位策划、高质量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营。严于律己,强化考核督查落实,确保各项措施落细落小落实,久久为功。
新闻推荐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方案》 促进仿制药技术攻关降低群众药品费用负担
本报讯(记者程靖峰)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加快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