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王敏)为进一步提升全省消防部队水域山岳救援专业处置能力,适应新形势下抗洪抢险、水上救援、山岳救援等任务需要。7月9日至26日,全省水域山岳救援技术培训班在汉举行。
来自全省12个支队基层中队的一线指战员、业务骨干以及培训教员共计62名官兵参加了培训,开展了基础类、岸上救援类、水中救援类、绳索系统类共四大类32个科目的训练。培训期间,汉中消防支队积极协调,邀请了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中心、市海事局、汉中“天瀚水域救援队”专业人员以及部分外派学习水域救援知识的官兵担任教员,并抽调16名水域山岳救援师资骨干组成示教团队,确保此次培训工作圆满完成。在为期18天的培训中,全体参训学员经受住了烈日、酷暑、暴雨、风浪、抗洪等考验,认真学习、刻苦训练、砺练作风、提升能力,展现了当代消防军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奋勇争先的时代风采。7月26日,培训班在汉中天汉文化公园举行结业典礼,全体参训学员向与会领导集中展示了船艇机动驾驶技术、切浪技术,船艇交叉机动技术、充气式救援艇溺水救援技术、活饵救援技术、桥降救援、孤岛救援等训练科目。
省消防总队领导对本次培训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希望全体学员在专业队建设上下功夫,坚持做专做强。各地要建强专业队伍,进一步加强水域山岳救援专业队建设,做到“专业人做专业事”。总队、支队要分级成立抗洪抢险指挥部,加强拉动演练,在应急响应、指挥调度、力量集结、作战行动、通信保障等环节和程序上不断完善,做到一旦发生汛情能够快速响应、科学处置;要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坚持以点带面。让水域山岳救援技术助推全省消防部队应急救援能力快速生成,各地要迅速组建师资团队,配齐配强所需装备器材,广泛开展专业培训,培养一批精兵强将;要在救援准备上下功夫,坚持学以致用。各地要加强对辖区内河流、湖泊、山岳等情况的熟悉了解,夯实水域山岳救援工作基础,将所学到的新技术应用到各地的水域山岳救援实践当中,转化为正确的救援思路、有效的救援方法和安全的救援效果。
新闻推荐
榆溪河生态长廊。本报记者姚志伟文\图去年以来,榆林市以打造“大水、大绿、大景观、大生态、大文化”的城市园林格局为目...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