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电达)昨日,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2018年上半年陕西省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32826.05万人次,同比增长24.14%;旅游总收入3076.43亿元,同比增长30.29%。
境内外旅游人数持续增长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1-6月累计接待入境游客166.6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提高14.41%。其中:全省接待外国人120.4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提高15.98%;香港同胞17.0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提高13.01%;澳门同胞8.32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提高9.82%;台湾同胞20.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提高8.79%。1-6月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8亿美元,同比增长16.37,其中人均花费比上年同期增加11.91美元,提高了1.71%;人均天花费达到284.73美元,比上年同期提高0.66美元。
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32659.55万人次,同比增长24.19%,收入3002.41亿元,同比增长30.22%。其中,国内过夜人数7169.57万人次,同比增长15.17%,过夜游收入1418.73亿元,同比增长18.04%;一日游人数25489.98万人次,同比增长26.99%,一日游收入1583.68亿元,同比增长43.48%;人均天花费718.21元,同比增长4.85%。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扎实推进
以示范省创建为抓手,旅游发展全域化,陕西省率先成立了刘国中省长任组长、36个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印发了《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省旅游发展委与各市旅游发展委签订了全域旅游创建任务责任书,创新性制定了《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指标体系和工作要求》和《2018年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工作要点》,建立了委领导联系各市全域旅游创建的包抓机制。
全省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和四大旅游高地建设方案基本编制完成,品质提升、智慧旅游、厕所革命、乡村旅游等专项方案印发实施,全省各市出台支持全域旅游的创新性政策二十多项,旅游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发展机制和现代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以供给品质化为方向,加快旅游产品建设。上半年,全省在建旅游项目559个,完成投资684.59亿元,同期分别增长16.4%、24.47%。九龙山温泉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国·周原景区等43个旅游项目建成运营。华夏文旅城、延安圣地河谷等重点旅游项目进展顺利。恒大童世界、沣东华侨城、浐灞“中华千古情”等50余个旅游项目启动。城墙-碑林历史文化景区、延安革命纪念地系列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以补短板为重点,加快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半年,全省完成旅游厕所526座,西安市“厕所革命”示范工程、汉中市用“客厅”理念推进“厕所革命”等受到国家肯定。省级旅游监测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了全部5A、4A级景区数据的接入,全省4A级以上景区游客聚集区全部实现WIFI覆盖,汉中、韩城、西安、铜川、渭南、宝鸡、杨凌监测运行平台和智能闸机建设进展顺利。贯彻实施《全省旅游集散中心建设行动计划》,安排了省级旅游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旅游集散中心项目24个,补助资金2540万元。陕西旅游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
以旅游品牌为引领,加快“文化陕西”形象建设,成功举办了2018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全球旅游目的地营销峰会暨世界文化旅游大会、“戊戌(2018)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旅游宣传活动”、港澳旅行商“百团万人游陕西”活动、“文化陕西走向世界”陕西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等活动,先后赴美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旅游推介会30多场次。与携程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区和省级有关部门,确定的合作事项稳步推进。
“西安年·最中国”“陕北榆林过大年”等陕西旅游过大年系列活动、汉中“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旅游文化节”“安康龙舟节”等各市(区)100余个重大活动,构建起一体化营销格局,呈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重点、周周有活动”的态势。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向华见习记者赵莎莎)8月1日,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发布农民工监测结果。今年二季度,陕西农村外出从业劳动力总...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