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农场千亩水稻田
陕西农垦是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陕西农垦集团是省属唯一的大型农业企业。
大基地、大产业、大企业,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近年来,陕西农垦在全省乡村振兴战略
和现代化农业建设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也为三秦大地勾画出了最美图画。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2017年7月,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如今,改革为陕西省农垦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方面都带来了崭新变化。从今天起,本报开设“走进陕西农垦”系列报道,让读者跟随记者的脚步一同走进分布在三秦大地上的一个个特色农场,感受现代化农业中的绿色田园及融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核心阵地的具体行动。
“花篮的花儿香……”一首《南泥湾》让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的南泥湾为全国所知晓。如今,南泥湾是个啥模样?三秦都市报记者随同省农业厅采访团走进南泥湾农场,实地感受新时代下的“陕北好江南”。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1941年,王震率领八路军359旅在大生产运动中,创建了第一个军垦农场——南泥湾农场,由此,陕西成为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发祥地。走进南泥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水稻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在蓝天山峦的衬托下分外美丽,真实再现了陕北好江南之景。
据南泥湾农场负责人介绍,目前农场总人口1879人,拥有耕地5000余亩,农场管理实行1984年全国农垦改革时形成的大农场套小农场管理模式,主要农作物为玉米、水稻、油料香柴苏等。玉米种植2000-3000亩,主场区种植约1000亩水稻,实行从种植到收割的全机械化作业。来自山中九龙泉的水除了灌溉,还蓄养水源形成了百亩荷塘景观,到了收获季节,这里更是洋溢出一片稻谷飘香的丰收场景,吸引着市民纷至沓来观赏休闲。
此外,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中央管理局干部休养所旧址、延安炮兵学校旧址及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等革命旧址也成为了延安市红色旅游宝贵而重要的组成部分,受到游客与学习参观者的青睐。为此,按照延安市委、市政府的发展规划,将重新整合自然与文化资源进行发展。
修路、盘活、融资、保护……目前南泥湾正在加快实施“美丽乡村梦”的建设步伐,未来这里将形成以南泥湾农场为主体,以大生产运动、军垦、农垦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红色教育、文化旅游、生态农业和特色小镇为主导的南泥湾红色旅游小镇而叫响全国。文/图本报记者文锦
新闻推荐
最近一段时间,焦炭价格持续上涨,期价1809主力合约在本周一更创下逾10个月新高。本轮焦炭价格上涨,主要推动力是环保限产。在...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