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预习、专心听讲、勤奋学习、理解记忆、熟能生巧、举一反三,这些老师、家长嘴里的高频词汇真的有效果吗?今天我们来听一听有着33年的一线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经历的人士,全国思维导学倡导者、陕西师大教育硕士合作导师房超平的反转式说法。
“学生眼里的六大教育谎言”
7月29日下午,房超平在陕西师范大学为初中、高中的家长及学生做了名为“反思教育常识掀起学习革命”的公益讲座。讲座一开始,房超平就抛出了“学生眼里的六大教育谎言”:1.认真预习——怎么预习呀,是看书吗?2.专心听讲——带着耳朵来上课,效率就高?3.勤奋学习——“头悬梁锥刺股”,就能提高成绩?4.理解记忆——理解了,就一定记得住?5.熟能生巧——练得多,就一定能提高成绩?6.举一反三——怎么能做到举一反三呀?老师和家长老生常谈的这几个关键词,为什么被学生说成是“谎言”呢?
接下来,房超平一一做了解读。他认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教育常识。比如关于预习,学生们其实不知道怎样预习,预习的核心是:抓好学期预习、周预习和课前预习,老师每堂课要给学生设计相关预备知识。会学习的学生是拿到新教材先进行整学期的预习,了解教材的整体框架和难点,每周有预习,课前还要做预习。
专心听讲是带着脑袋上课,边听边思考
说到专心听讲,房超平的观点是:如果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那跟录音机有什么区别?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学生初中认真听讲了三年,结果没考上高中。在后来的学习中,该学生改变了学习方法,带着问题听讲,后来这个学生被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录取。
因此,正确的专心听讲应该是带着脑袋上课,边听边思,精记多思。比如老师讲概念时,学生要想三个问题:第一,我能不能找到概念的关键词?第二,我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关键词表达出来?第三,如果我要用这个概念,在哪些方面可以用到?如果做到这三条,那么这个概念就掌握了。再者,老师在讲习题时,看老师讲的与自己想的是否一致。
房超平说,勤奋学习本身没有错,前提是方向要正确,若能把减少失误、纠错做到位,加上勤奋,成绩自然提高。“同时,孩子的信心很重要,当孩子学习退步时,家长的态度很可能会影响他能进步还是再次退步?不要向孩子证明自己事事都是对的,别说“看,你不听我说的,没考好吧”之类的话。”
关于理解记忆,房超平认为,理解和记忆是两个概念,理解可以帮助记忆,但不是只要理解了就都能记住;记忆是有规律的,不是天天都要记忆的;要找关键词,建立概念体系,进行结构记忆。以英语为例,美国的中小学课表里并无单词和语法课,基本上是每节课老师多频次地教单词。记单词,建议每次最多不超过10分钟,最好在比较兴奋的时候学习较为枯燥的内容。
作业需要筛选
做作业要学会“五不”
接下来,房超平以一个获得全国奥赛一等奖的深圳学生案例,解读了“熟能生巧”的要义。这名学生认为“熟能生巧”是有问题的,他在一学期前便做好了预习,上课只听老师讲5分钟,每天晚上10点准时睡觉。平时他是用“脑袋在做作业”,拿到题先看自己会不会做,会做的话就空过这道题,再看下一道题。虽然看似他少做题了,但每一类型的题他都思考得很透彻,即少做题、精做题。
房超平主张,作业需要筛选,有了筛选才有时间做到“举一反三”。做作业要学会“五不”:不搞懂概念和课堂内容,不动手做作业;做作业过程中不翻看课本、不问人;没有形成解决方案,不动笔;不总结题目规律,不做下一题;不改出五道以上题目不做下一题。如果孩子的作业太多,无法保证睡眠,那么家长应介入,想办法给孩子减负,否则孩子休息不好,就没有精力应付第二天的课。他自己就曾默许作业太多的女儿抄同学的作业。
如何做到举一反三?房超平认为,老师们首先要自己做到举一反三,然后才能教学生如何举一反三。一道理科题至少有5种方法,学生没想明白的先不要提问。
最后,房超平建议家长,孩子放学回来有三问:一问孩子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儿?二问孩子今天有哪些进步?三问今天哪些事情还可以做得更好?“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关心学习却胜似关心学习,让孩子有好的心情,自己与自己比。”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文/图
新闻推荐
近日,西安市物价局明确要严格贯彻落实《陕西省物价局关于进一步落实景区门票价格优惠政策的通知》,要求各景点对免票群体做...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