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勇)7月27日,陕西省营商办、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陕西形成28条措施,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七方面制订便利化措施
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唐宇刚介绍,为认真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提升年”各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陕西省商务厅会同西安海关、外汇局陕西省分局、省口岸办等单位,按照目标最高、工作最细、措施最实、服务最好的原则,从单证办理、通关便利化、口岸建设、外汇管理等七个方面制订了促进陕西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措施,先后两次召开相关部门会议研究讨论和修改,形成了28条措施。其中提速进出口单证办理“三减三推”6项措施、通关便利化6条措施、口岸建设3条措施、外汇办理3条措施、外商投资4条措施、人才出入境4条措施、制度保障2条措施
上半年高级认证企业平均通关1.07小时
西安海关副关长龙承伟表示,西安海关大力培育高信用企业,与陕西30家海关高信用及重点企业签署《关企战略合作备忘录》,为高信用企业指派“企业协调员”,“一对一”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大力推行网上办理,关区15000余家次企业通过网上办理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变更、年报等业务,努力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极大降低了企业人、财、物成本,激发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2018年上半年,西安关区高级认证企业平均通关时间1.07小时,与全国企业平均通关时间4.72小时相比,缩短了3.65小时。
8分钟完成全部资金支付手续
“按照总局统一部署,陕西将外商投资企业存量权益登记并入商务、财政等六部门联合年报系统,实现‘多报合一\’,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实现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提高政务效率,目前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外汇局陕西省分局副局长李学武说,今年上半年,陕西完成清理整合9类资本项目外汇账户,废止5类账户,保留4类账户,在减少账户种类的同时,简化了银行和企业资金划转的操作流程。陕西分局申请开展的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于6月11日获得总局正式批复,陕西省分局按照批复要求精心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从2018年7月2日起,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范围内正式开展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试点。
“7月24日,试点政策首单落地,台湾力成半导体有限公司在银行柜台仅填写了一张支付申请,8分钟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资金支付手续,大大节省了企业的材料准备和业务办理时间。”李学武表示,随着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将有更多的陕西企业享受到试点政策带来的红利,对于优化自贸区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会有力提升陕西自贸区对国内外企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王帅)7月27日,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秦川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川租赁)首单租赁资产支持...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