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行走山河 诗意人生 2018“秦岭与黄河对话”完美落幕

来源:天水晚报 2018-05-22 14: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西安电 5月19日,备受国内外关注的2018中国旅游日公益传播行动——“秦岭与黄河对话”在西安昆明池七夕湖上精彩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2名大咖嘉宾,以现场和场外互动方式,围绕“行走山河·诗意人生”主题,说秦岭、讲黄河、谈文化、提建言,纵论山河旅游发展。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黄河沿线各省区、秦岭沿线近百家传播媒介公益互动,向全球推介宣传中国山河旅游之美。

2018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40年,围绕现代旅游发展,对话现场邀请“秦岭之子”、著名山水作家、十多年行走秦岭第一人王若冰,“三秦学者”、秦岭与黄河之间走出的中国旅游名家张辉,分别代表秦岭与黄河旅游大使,从行走山河、把根留住、旅游模式、诗和远方4个章节展开对话,并结合各自经历,畅谈对秦岭与黄河、自然与文化、旅游与产业、诗与远方的诸多感知和体会。场外参与者共有30位各领域代表性专家学者和文化名人,其中包括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荣誉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欧洲著名汉学家白乐桑,意大利“一带一路”办公室执行主席梅毕娜,亚美尼亚总统顾问、孔子学院院长高尔和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著名作家蒋子龙,旅游名家魏小安、戴斌,文化名人肖云儒、周明、王志、胡一虎等。

王若冰是行走秦岭,用笔墨为秦岭、渭河、汉江著书立传的“秦岭之子”。在他看来,绵延千里的大秦岭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自然地理,都承载着太多、太厚重的中国文化基因,秦岭是中国的父亲山,是文化之根、文化之魂。他用自己行走秦岭十余年间耳闻目睹的亲历,与网络观众和广播听众分享了旅游业带给秦岭山区和民众生活的巨变。他表示要永远做秦岭的歌唱者、记录者。

作为从秦岭与黄河之间走出的旅游名家,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在对话现场讲述了旅游业发展40年的变革与启示。他指出,旅游业以文化名胜和历史遗迹观光而兴起,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旅行方式的改变,旅游诉求正从文化向文化旅游、自然旅游并行,以至向以休闲度假为主的自然旅游趋势发展。旅行方式的改变,也促进了诸如消费旅游化、空间旅游化、产业旅游化、资本旅游化等特点显现,大力推进新的商业模式革命,将是后40年旅游发展方式的重要课题。

秦岭是我国南北方地理、气候的分界线和长江、黄河水系分水岭,黄河是中国著名的“母亲河”,两者都是中国自然与文化的地理标识。他们认为,秦岭代表着自然之美,黄河代表着文化的源远流长,旅游产业作为一种源动力和转化剂,可以更好地让自然和文化走进大众,产生效益,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促进青山绿水变为金山银山。这一过程中必须崇尚自然规律和产业规律,保留根脉、开拓创新,让自然和文化成为全域视野的最佳吸引力和竞争力。

本次对话采用泛舟湖池之上,边行船边对话方式,以昆明池为中心,万里丝路、黄河沿线网微直播与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与话题互动的方式进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名誉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向活动发来贺电;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魏小安寄语说,大山与大河的交融,民族与世界的碰撞,秦岭与黄河,永恒;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互动时指出,秦岭、黄河是山水名胜的代表,也是国家文化地标和旅游高地,值此大众旅游新时代、全域旅游新方位和优质旅游新战略,旅游发展需要更多的理论和更好的思想资源,祝秦岭与黄河对话这一品牌论坛越办越好;著名作家蒋子龙认为,秦岭与黄河的对话,是旅游与文化契合,文化向经典致敬。

据悉,每年5月19日定时举办的“秦岭与黄河对话”已成功举办五届,本次第六届对话活动由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全程策划,西北旅游传媒公益执行,西安昆明池公益联合承办,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国内外专家顾问团队全部公益参与。与往届对话相比,呈现出主宾与嘉宾大互动,场内与场外微媒大联动,千里秦岭与万里丝路、黄河大互动,名家与传播媒介公益促旅游发展等多个鲜明亮点,并首次形成了国内外联动宣传推广秦岭、黄河美景,各地微博共推优惠措施和精品线路之势。活动当天,国内外20.5万人次收看了对话直播和参与了话题互动,沿黄9省区广播电台报道对话,听众覆盖1000万人次以上,陕西、宁夏、青海、山西等多省级官微以及城市官微,欧洲华语广播电台等实时传播了对话活动,因此已成为今年中国旅游日当天最具代表性的山水旅游推广主题活动。

秦岭旅游大使 王若冰

黄河旅游大使 张 辉

王若冰是行走秦岭,用笔墨为秦岭、渭河、汉江著书立传的“秦岭之子”。在他看来,绵延千里的大秦岭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自然地理,都承载着太多、太厚重的中国文化基因,秦岭是中国的父亲山,是文化之根、文化之魂。他用自己行走秦岭十余年间耳闻目睹的亲历,与网络观众和广播听众分享了旅游业带给秦岭山区和民众生活的巨变。他表示要永远做秦岭的歌唱者、记录者。

关于如何促进大秦岭旅游发展和陕西旅游发展,王若冰建议:一是联合推进秦岭申遗项目;二是由陕西出面,联合甘肃、四川、河南、湖北5省秦岭沿线地市,成立大秦岭旅游联盟,甚至大秦岭旅游集团公司,统筹设计线路,统一开发业态和市场,整合各方优势发展秦岭旅游;三是做好渭河北岸帝陵旅游的线路开发;四是促进以关中为中心、陕南陕北旅游同步发展。

作为从秦岭与黄河之间走出的旅游名家,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系主任张辉在对话现场讲述了旅游业发展40年的变革与启示。他指出,旅游业以文化名胜和历史遗迹观光而兴起,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旅行方式的改变,旅游诉求正从文化向文化旅游、自然旅游并行,以至向以休闲度假为主的自然旅游趋势发展。旅行方式的改变,也促进了诸如消费旅游化、空间旅游化、产业旅游化、资本旅游化等特点显现,大力推进新的商业模式革命,将是后40年旅游发展方式的重要课题。

张辉对陕西旅游发展40年从“小旅游”到“大旅游”时代进行了路径梳理,建议陕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按照全域旅游理念,构建陕西完整产业体系,打造研学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度假旅游、营地旅游等,做好山水休闲旅游这篇大文章,使陕西旅游站上中国旅游的制高点。

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荣誉秘书长、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几个世纪以来,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国家中有河流、山脉、平原和商路等自然资源,而“中国旅游日”是中国人发现自己国家的机会,我希望能够更多地了解西北文化,这会令人印象深刻,如果有机会,让我们赶快出发,去接触那些自然的美景和文化宝藏。

■梅毕娜(意大利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席、意大利中国“一带一路”交流合作中心执行主席、西北旅游研究院高级顾问):预祝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旅游日”活动越办越好,希望中意两国之间在文化、旅游方面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交流机会。

■高尔(亚美尼亚总统顾问、孔子学院院长、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高级顾问):当我们谈论丝绸之路的时候,中国与亚美尼亚的关系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一带一路”倡议是文化旅游交流的新平台。

■白乐桑(欧洲著名汉学家、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高级顾问):西北无限,无限风光,无限多元,无限独特,无限广阔,魅力无限!

■戴斌(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秦岭、黄河是山水名胜的代表,也是国家文化地标和旅游高地。值此大众旅游新时代、全域旅游新方位和优质旅游新战略,旅游发展需要更多的理论和更好的思想资源。祝“秦岭与黄河对话”这一品牌论坛越办越好!

■魏小安(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首席专家):大山与大河的交融,历史与未来的对话,民族与世界的碰撞,秦岭与黄河,永恒。

■蒋子龙(原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太史公是旅游文化的鼻祖。“秦岭与黄河的对话”,是旅游与文化契合,文化向经典致敬。

■肖云儒(全国首位“新丝路”文化传播大使、著名文化学者):秦岭是我们的钢筋铁骨,黄河是我们的血脉流淌,秦岭、黄河对话,中华民族向世界发声!

■王志(著名文化学者、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对话只是形式,心儿永远在一起。

■周明(著名作家、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祝贺昆明池成功举办第六届“秦岭与黄河对话”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活动。巍巍秦岭,滔滔黄河,遥遥相望,心心相印。

■张大可(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祝愿“秦岭与黄河对话”精神长存,附小诗一首:巍巍秦岭,滚滚黄河。两者对话,荏苒六载。回首当年,生机盎然。展望前程,奔流不息。

■周天游(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馆长、著名历史学家):“秦岭与黄河对话”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有幸合作,没齿难忘。希望栏目长久坚持下去,并越办越好,为陕西建设文化强省贡献力量!(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省质监局出台《方案》 为企业提供零距离“一站式”办结服务

  本报讯(记者汪曼莉)5月21日,记者从省质监局获悉,该局近日印发了《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行走山河 诗意人生 2018“秦岭与黄河对话”完美落幕)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