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毅
有一种爱是无私的,有一种美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她们是提灯女神,是用智慧和双手传递希望,给人带来光明的使者,是神圣的白衣天使,是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神。
“5.12”国际护士节是全世界护士的共同节日,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有一个护理团队,她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曾获得陕西省“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模范职工小家”、多次获得院级“病人最满意护理单元”、“温馨护理单元、病区规范化管理先进科室”,她们用行动与汗水践行着南丁格尔精神。
一位80多岁慢阻肺老奶奶,在陕西省人民医院ICU经过1周的机械通气治疗后,成功脱机并拔除气管插管,她拔管后的第一句话说:“我这么大年龄,身上毛病很多,住过很多家医院,这次住在你们科室,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什么叫温馨服务,你们这些小姑娘不怕脏、不怕累,给我收拾大便,我都实在不好意思,你们对待病人真的就像亲人一样,感谢你们!”这些护理人员,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换来病人的健康与感恩,她们用行动来表达作为医护人员的一颗医者仁心。
一位急性心梗的叔叔经ICU成功抢救,病情稳定,其爱人探视时眼含泪水对护理人员说:“非常感谢你们救了我老公,他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我们全家的依靠,感谢你们没有让我的天塌下来,让我仍然还有一个完整的家。”一个6岁的脑血管畸形手术后的患儿,为了消除他对ICU环境的恐惧,护理人员自愿的给孩子带来了玩具、故事书,陪在他身边说话、讲故事……这些仅仅是重症医学科护士的一个缩影,她们都努力将自己的爱用行动表达给患者,去呵护他们的健康,将患者和家属的伤痛融化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中。
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句话虽然并不十分准确,但却反映了护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在医院众多的护理大军中,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更像是护理队伍中的“特种部队”,工作强度大,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大。
面对病情危重的病人和焦躁的家属、随时可能抢救病人的紧张状态、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练就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护士们常常无法分身去照顾老人,她们无法陪伴成长的孩子,没有时间区谈情说爱,但是每当她们走上工作岗位,却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繁忙而紧张的工作中,达到忘我的境界,多次代表陕西省人民医
院参加急、危、重、险的重大抢救救援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从危重患者的监护、治疗、护理,到健康指导乃至成功转科,重症医学科的护理人员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危重患者的康复奠定了坚实的护理基础。时刻体现着“生命相托、永不放弃”的科训。
2011年4月,陕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被确定为该院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从护士长至各级护士,均严格按照医院及护理部的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工作,想方设法,提高患者满意度,积极创建优质护理服务单元,完善服务流程,“打造家一样的ICU”,病区制作了各种标识牌、温馨提示语、看图画册、写字板等,方便了护患之间的沟通。管床护士从整理床单到更换被服、从洗脸、梳头到口腔护理、会阴护理、剪指(趾)甲、吸痰、协助患者翻身、排便等,从预防护理并发症到病情观察及安全防范等方面,均有质量标准、操作流程,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
这个护理团队年轻而充满朝气,繁忙而不显乏力,压力大但从不退缩,不断进取,努力学习,持续改进,逐步完善,继续开展各项新的技术,构建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精准配合医生完成各项医疗任务和抢救工作,恪守医疗护理安全规范,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忙而累,但不失爱;累而苦,但心使然。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们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水平,更具有能吃苦、不怕累,她们将以更多的耐心及责任心,以小爱凝聚,来释放更大的爱。
新闻推荐
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行业组)暨省直机关第八届职工运动会开幕 钱引安宣布开幕
本报讯(记者秦骥)5月10日上午,由省直机关工委、省体育局联合举办的陕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行业组)暨省直机关第八届职工运动会在省网球中心拉开帷幕。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省直机关...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