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帕金森病日”。
在“世界帕金森病日”当天,陕西省多家医院通过科普讲座、义诊、直播等方式,向市民普及了帕金森的有关防治知识。
很多帕金森患者对服药注意事项不太清楚。4月11日下午,华商报一直播平台““明”医周三见”栏目邀请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副主任医师唐鹏,为网友们科普了帕金森的防治知识,其中,介绍了非常有用的帕金森用药注意事项。
据唐鹏医生介绍,目前,帕金森病没有根治的方法。帕金森病的治疗以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其中药物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案。通过科学而合理的规范治疗,可以大大缓解症状,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特别是发病早期接受规范的治疗对于控制症状和提高患者长期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
帕金森病患者用药要注意以下5个方面:
首先,是按时服药。可以做一个服药时间表。第一列记上该吃的药物的名字,后面根据一天吃几顿,写上每顿吃药的时间和剂量,然后定上闹钟,这样就不容易搞错了。最后再预留一列备注项,如果自己出现什么不舒服症状,几点发生的,都可以记下来,以后有什么情况需要看医生,把这张表拿出来,医生就可以根据它来帮你调整用药。
其次,药物服用时间也要谨慎对待。
比如司来吉兰和金刚烷胺,应该在早晨、中午服用,最好在下午4点之前。不要在晚上吃,否则会引起失眠、多梦。
第三,药物不能随意停,否则会加重症状。
尤其是左旋多巴(包括美多芭和息宁)这类药物,是不能突然停药的。突然停药会引起严重后果,医学上叫恶性撤药综合征,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平时多注意药物是不是快吃完了,提前买好。
第四,饭前吃药好,还是饭后吃药好?有些药物是有严格要求的,一定要遵医嘱。
比如,左旋多巴就要求空腹吃最好,饭前1小时或饭后1.5小时服用,不能与饭一起吃,因为食物里面的蛋白质会影响其吸收,药效会变差。
第五,有些晚期帕金森病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困难,就会想:能不能把药掰开或者嚼碎了吃?
缓释剂型药物不能掰开服用,否则会影响药物疗效,应克服吞咽困难完整地吃下去。如果患者确实吞咽非常困难,可以换用普通剂型的药物。
华商报记者卢红曼
更多内容请看直播,方法如下:
1.手机下载“一直播”App,搜索“华商报”,点击“动态”,上滑寻找《让人“颤抖”的恶魔帕金森就在你身边》。
2.扫描二维码,关注“华商报一直播”,查找相关直播内容。
我国帕金森患者数量惊人 高达300万!
4大症状:抖动、僵硬、运动迟缓、姿势异常
伴随症状:焦虑、抑郁、失眠等
发病年龄:往往在55岁左右,且逐渐年轻化
4月11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了“我们在 帕不怕”——世界帕金森病日关爱活动,上百名帕金森病患者和家属到场参与了活动。
关爱活动中,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心理科、康复科等科室专家,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精确用药、手术评估、心理及康复护理等方面,为患者和家属进行了全面的讲解和指导。
西安交大一附院副院长、帕金森病学科带头人王茂德教授介绍说,帕金森病是发生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常见病,以抖动、僵硬、运动迟缓、姿势异常四大症状为主,多数患者还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失眠等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往往在55岁左右发病,且逐渐年轻化,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自理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据悉,我国帕金森病患者已经高达300万左右,约占老年人口的1.7%,预计新增病患10万人/年,并且患病人群逐渐年轻化。目前的医疗技术通过规范用药、手术、康复及心理指导,绝大多数患者症状可以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重返工作岗位。
活动还评选出百名抗帕志愿者及十佳明星患者及家属,以此呼吁全社会“关注帕金森病,关爱帕金森病患者”,医患携手共同抗帕。
为给帕金森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西安交大一附院成立了西北帕金森病关爱中心,至今已有7年历史。中心成立7年来,为患者提供了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系列的一站式服务。同时,实现了多科学术整合,汇集了神经内外科、精神心理科及康复科等多科室,节省了医疗资源,提升了帕金森病医疗和服务水平。
华商报记者卢红曼
我国帕金森病现状:就诊率仅 40%左右
厘清认知:帕金森病≠渐冻症≠老年痴呆症
4月11日上午,西安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在医院住院部一楼大厅举行了“帕金森日”义诊活动,该院常明则主任医师、张格娟主任医师等医护人员为市民科普了帕金森防治知识。
据介绍,目前,我国90%的社会大众不了解帕金森病,不少人误认为帕金森病就是霍金所患的“渐冻症”,也有人误将其与老年痴呆症划上等号。这三种疾病都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但并不是同一种病。渐冻人症的学名是“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主要受损部位在于脊髓内的运动神经元,即使到了疾病晚期,病人依然能保持清晰的思维。
老年痴呆症学名叫做“阿尔兹海默病”,在65岁的人身上发病率高一些。其病变主要发生在大脑皮质,患者一般没有肢体运动的问题,但却需要忍受智能上的损害,早期症状是记忆力下降。
帕金森病是由于大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 DA)神经元的病变引起分泌的多巴胺减少而导致。多见于中老年人,年龄越大,患病的风险越高。
在我国,帕金森病仍处于就诊不及时、延误诊断率高、治疗率低的现状。中国有300万左右的帕金森病人,但有统计显示,全国帕金森病的就诊率仅40%左右。
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如颤抖、走路不稳、动作缓慢僵硬等,但这些症状往往被误认为是老年人的正常现象,从而造成帕金森病患者的就诊率非常低,经常出现漏诊现象。
活动中,医务人员为到场患者科普了帕金森病相关知识,发放了帕金森病手册及就医指南。
华商报记者卢红曼
新闻推荐
从5月1日起,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昨天,记者采访陕西省部分医院、患者和医生,抗癌药品取消关税后,让癌症患者受到更多的益处。 患者进口抗癌药品价格...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