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一份糊涂判决书等于“司法事故”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04-13 12:21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由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法院制发的一份判决书,因出现“爹比儿子大两岁”等数处离奇错误而引来网友围观。4月8日,该法院向媒体表示,已安排法官修订补正判决书并对此事进行调查。

而就在10天前,江苏南京江宁区法院一张传票被曝光,其中“传唤事由”一栏显示为手工填写的“开房”字样,随后该院澄清,书记员将“开庭”误写成“开房”。

如此错误简直让人 “怀疑人生”——这还是本该严肃严谨、准确权威的司法审判和司法文书吗?

近年来,在多个场合,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态 “让热点案件审判成为全民共享的法治公开课”。可见,社会关注度、热度是普法的重要契机,也形成了对相关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能力和水平的监督。如果说,一次公开公正公平的审判是一本法治教科书,是对相关法律知识、要点,法律程序,法治思想、法治思维的传播,那么一份稀里糊涂、漏洞百出的判决书应该算是一本反面教科书——向公众展示这个法院、法官是多么不负责任、水平欠缺和不称职。

现实中,我们对安全生产事故很敏感,因为它关乎企业的财产、职工的生命。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份权责不清、错误百出的判决书,对法院来说就是一次“司法事故”,一次不仅关乎个案当事人利益,更关乎所有公众、关乎公平正义能否完整实现的“事故”。

从发展趋势来说,一方面,最高法不断推进、落实“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作判决书的质量显然是办案质量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整个法院系统都在深入推进智慧法院建设和阳光司法,开通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四大公开平台,在满足当事人知情权、参与权的同时,自觉接受监督,倒逼法官提升司法能力。如果上述判决书也进入了“裁判文书资源库”,对法治建设、法治国家来说,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新时代对司法审判工作,对法官的法治素养、职业精神、敬业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法律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是严肃严谨、“眼里不揉沙子”的,也应该有相应的制度、措施、人员去及时发现问题,纠错纠偏。阳光司法的力量值得期待,包括倒逼那些失职失能行为少之又少。

摘自《工人日报》

新闻推荐

健康生活远离癌症

宋张骏陕西省肿瘤医院乳腺病院主任医师现任陕西省抗癌联盟执行主席、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委会常委及乳腺癌专委会委员等;担任《现代肿瘤医...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份糊涂判决书等于“司法事故”)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