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真子
与《经典咏流传》相识,是在今年的春节期间,从大年初一至初三连播了三期,随后播出的两期,本人也一期不落地看完。与一般音乐类节目不同,它采用了“以诗和歌”的形式,把一首首经典诗词谱成歌,邀请传唱人唱出来给观众听,可谓是独树一帜。
其实,如果仅仅就这种形式而言,这档节目倒不算是创新。因为许多中国古典诗词在创作之初,原本就是为了歌唱。可惜,这些诗词在流传的过程中,曲谱大部分已经丢失,它们唱出来会是怎样,我们可能无福听到了。幸运的是,因为这档节目,今天,我们听到了被重新填词、谱曲、演唱的经典诗词。
像诗词这样的韵文,与声、音、乐、调可以说是浑然天成,从音乐的角度去看,《经典咏流传》不单单有诗词和歌曲的融合,还将戏曲、民俗等元素加了进去,展现出音乐本身丰富多彩的表现力。我们可以听到用台湾原住民的语言演唱的《天净沙·秋思》,可以听到用陕西方言演唱的《送元二使安西》,可以听到加入了豫剧元素、被重新演绎的《木兰辞》,还可以听到以中国古老乐器古琴、木鱼、尺八作为演唱伴奏的《声律启蒙》……从歌曲内容到演绎形式,都带有强烈的“中国风”。此外,我们还能听到时尚动感的《明日歌》,充满童趣的《咏鹅》等。
《经典咏流传》开播的时候,主持人撒贝宁就说过:“在这里我们要‘让经典流行起来\’”。虽然听起来“经典”和“流行”是矛盾的,但这句话连在一起却表达了无数音乐人的心声。早在1983年,邓丽君发布的专辑《淡淡幽情》中,就曾将12首唐宋诗词谱成了曲,其中的许多歌已成为经典;1987年播出的电视剧《红楼梦》,其片头曲、片尾曲、插曲皆由原著中的诗词演绎而来,30年过去了,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相信很多人仍会心头一颤。
节目组特意邀请了已经88岁高龄的中国第一代钢琴家巫漪丽来弹奏《梁祝》,当她坐在钢琴前弹下第一个音符时,那瘦小的身子、苍老的双手一下子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撞击着每位听者的心,一曲结束,她歇了片刻才起身向观众示意,由此可见,她是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到了演奏之中。还有创作了近千首经典作品的作曲家谷建芬,用13年时间为孩子们创作了50首《新学堂歌》,平均3个月才写出一首,即便期间经历亲人离世之痛,也没有中断,为的是以歌唱的形式,让经典诗词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感谢这样一档节目,让我们了解了这些歌曲创作背后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代代艺术家对艺术的匠心与坚守。
作为普通听众,判断一首歌曲是否好听,除了歌词、旋律以外,还有演唱者是否投入了情感。可以看到的是,在节目里,许多经典传唱人人选的确定,其实也有节目组的细心斟酌。汪明荃和罗家英夫妇几十年相濡以沫的故事,被很多人熟知并传为佳话,在节目现场,他们深情演唱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引起了很多听众的共鸣;“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作为一名游泳运动员,孙杨的歌声可能不如专业歌手,但他唱的不仅仅是歌,他唱的其实是他自己,唱的是和他一样为梦想奋力拼搏的年轻人。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是由人来写,人是有感情的,我想,经典诗词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除了音韵优美之外,还有其背后的情感。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苦难的积极乐观、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对亲朋的眷恋不舍……这些美好的情感和品质,从古至今是相通的,是根植于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读诗也好、唱诗也好,读的、唱的都是我们自己,我们总能从诗词中找到情感的契合点。
总之,《经典咏流传》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达着“美”,这是诗词之美、音乐之美、文化之美,更是生命之美、人生之美。诗词教育也是一种美育,当这些诗词融入我们的内心时,便会塑造我们,最终成为我们人格的一部分,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可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诗和远方,拥有诗意的人生。
新闻推荐
陕西200多种特色农产品江苏走俏 苹果猕猴桃茶叶羊奶等成了抢手货
本报讯(记者张松)“陕西的苹果就是好吃!我给你留个地址,你给我邮寄上两箱。”昨日上午,在江苏国际农业展览中心的陕西特色农产品展厅内,南京市民赵先生品尝到陕西的苹果后,对陕西苹果赞不绝口,准备现...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