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实习记者 王孟颖 实习生 李苏霏)4月12日上午,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举办“加强文化建设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周魁英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全省共有各类文物点4905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51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有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522家、博物馆281座,馆藏文物总计774万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陕西省文物局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新模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推动立法工作。《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于2017年经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该《条例》是陕西省首部由省人大颁布的古城址保护条例;颁布实施的全省1046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规划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已经公布的六批和拟公布的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将更多重要文化遗产纳入法律保护范畴,公布42处长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陕西省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做到了依法保护。启动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建设,确定首批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25处;编制完成《扶贫攻坚“十三五”文物专项实施规划》,规划在全国也是第一家。
以群众需求为抓手,提升博物馆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确定25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12家社区博物馆挂牌向社会公布;构建起省、市、县、乡镇、社区五级和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体制多元、门类丰富的博物馆体系,每年博物馆举办教育活动1800余场次、各类展览600多个,年平均接待观众3600余万人次。
制订《关于推动全省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每年开发各类文创产品千余种;成立陕西“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以此推出“互联网+智慧服务”,推动博物馆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成集观赏性、知识性和互动性为一体的综合数字博物馆;完成143家数字博物馆网络虚拟馆建设,推出“陕西数字博物馆口袋版”“文物三维数字魔卡”“陕西文物网络之声电台”等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实施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展示利用项目。成立全国首家“博物馆教育联盟”和陕西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与西安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行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启动“首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组织编写《陕西历史文化遗产读本》系列读本,向全省8122所中小学10.2万个班级赠送文化遗产类丛书28.4万册,博物馆教育在各级学校得到普遍开展。
以交流互鉴为目标,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年来共举办出国(境)文物展览18个、入境展览13个,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地举办的文物展掀起中国文化热。配合阿斯塔纳世博会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是陕西省文物首次在中亚展出,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多国元首参观;推进陕西省文物机构与新加坡文物局在文物保护领域合作,推动外国专家和作家用外文母语介绍中华文化。
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在香港分别推出“陕西珍藏中国古代金银器展”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首次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为主题,展出3国37家文博单位220件组精美文物,首次以中国牵头联合别的国家在香港举办文物展,是世界首次,也是我国首次。加强与港澳台文物交流,强化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基因纽带。
>>3版
新闻推荐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各类自然灾害交织发生、影响叠加,增加了防灾减灾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与传统气象预警相比,“智慧气象”能更好地判断天气阴晴,帮助人们进行防灾减灾工作。什么是“智慧气象”?据...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