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创新老残果园焕发“新生机”
东风村集体大樱桃采摘园品种老化,果树普遍已过盛果期,产量较低,并且近年来受市场需求影响,集体经济收益增长受限。为改变现状,村“两委”班子当机立断,决定以“品种更新、树种扩建、效益翻番”为方向,实施老残果园改造工程。
改造中将约占地15亩的采摘园中原有的红灯、先锋等老品种果树全部清除,通过深翻土地、施加有机肥等手段改良土壤条件,果树全部提档升级为美早等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质品种,在全镇率先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经济优势”,并投资20余万元建造扬水站,铺设浇灌管道,解决了引水灌溉的“后顾之忧”。
惜地如金石头缝里种出“摇钱树”
东风村属于库区村,耕地面积有限,且多为丘陵地形,集体化农业生产缺乏条件。为破解这一难题,老支部书记立下军令状“石头缝里种上树,树上长出红钞票”,靠上指挥“会战一百天”,“两委”班子成员迅速响应主动申领工作任务,党员自发成立党员志愿队,群众自愿加入,形成了班子领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奋战格局。
在原本15亩集体采摘园的基础上,在山上“争”出共计30亩的新集体采摘园,新集体采摘园依山而建,呈阶梯状分布,利于水源保养,避免土壤养分流失,同时将光照条件最大化利用,预计樱桃将比周边提前5-7天上市,迅速抢占市场先机。
资金撬动后进村发展“有后劲”
大樱桃采摘产业前期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资金是限制发展规模和效益的重要因素,东风村在未发展集体经济之前,由于集体资源少,经营性和租赁集体收入有限,村“两委”想办事但是苦于无钱办事。
村“两委”班子从实际出发,确定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中长期规划。起初利用政策帮扶资金和原有集体收入建立集体经济项目,收益后对原有项目提档升级、扩大规模,一步一个脚印地把集体经济项目做实做大做强,实现翻滚式持续发展。尤其是在被列入后进村综合整治工程这个“大盘子”后,每年30万的投入不仅是对村级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更是以此为支点,撬动库区村建设、乡村旅游、果品改良等多条资金链,形成了资金注入的“洼地效应”。
新闻推荐
2018年中国足协杯第三轮比赛 陕西大秦之水1:0战胜浙江绿城
本报记者袁景智摄 本报讯(百川)2018年中国足协杯第三轮比赛4月11日在陕西省体育场进行,由中乙球队陕西大秦之水足球队主场对阵来自中甲联赛的浙江绿城足球队。本场比赛共计有22869名...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