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国际帕金森病日来临前夕,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陕西咸阳的帕金森病患者张某赠送的书法作品。张某被帕金森严重困扰9年,几个月前接受了由王教授主刀的脑起搏器手术(脑深部电刺激、DBS),术前术后判若两人,如今重新拥有了自如的身体,她要“重新歌唱生活的美好”。
不堪痛苦,帕金森患者想轻生
64岁的张某在退休后的第一年就患上了帕金森病。9年来,她的病情逐年严重,胳膊与腿活动呈木僵状态,双腿震颤,步幅变小,帕金森病的四大主症“抖、僵、慢、走不稳”在她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张某说:“患病之前,我还经常唱歌,朋友们也都说我唱得很好。但患病后,我的声音就很低沉,甚至发不出声音,唱不了一句熟悉的歌词;我的面部表情变得呆滞,精神抑郁,既不能站,也不能走,昼夜不能入睡,经常在床上一坐就是一夜,更不能与朋友正常交流。事实上,我也无心与朋友交流,我很害怕她们看到我患病后的样子。我经常一个人待在无人的地方,心里难受极了……后来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
患病五六年后,纵使每天吃大量的药物,但作用很小。张某痛苦到了极点,身心创伤让她实在难以承受,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经常不给家里打招呼就挪步出去了,想一死了之。
脑起搏器手术后患者重获新生
多年来,张某家人陪其上北京、跑上海、下广州、去武汉、赴郑州,都没有得到最佳的治疗。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某找到了唐都医院王学廉教授。王教授认真询问并检查了她的病情,并建议做脑起搏器手术,给其做了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消除了恐惧心理。
在张某生日的前两天,王学廉教授和他的团队为她实施了手术,术后一个月,开启脑起搏器时,张某像正常人一样,能迈开大步向前走了,9年难以承受的痛苦瞬间神奇地消失,让张某获得了重生。
王教授说,帕金森病的早期药物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药物治疗有3-5年的“蜜月期”,随着病情发展,药物疗效会逐渐降低、副作用增大,每次吃药维持的时间越来越短,症状起伏波动,时好时坏,比如“异动症”和“开关现象”等,此时就需要考虑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另外,患者平日的运动康复训练也非常重要,康复训练能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三者结合,能让病人最大的接近于正常人。
脑起搏器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有奥妙
脑起搏器手术是怎样治疗帕金森病的呢?王学廉教授说,脑起搏器手术是通过微创的立体定向技术,在脑部的特定神经核团,置入一个刺激电极,连接埋置在皮下的延长导线及埋置在胸部皮下的脉冲发生器(芯片加高能电池),通过弱电脉冲刺激脑部特定核团的神经细胞,缓解并消除静止性震颤以及肢体肌张力高、僵硬、动作迟缓等症状,从而达到改善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安装脑起搏器的意义在于消除、缓解、减轻患者的运动障碍症状,并持续稳定在良好的状态,相当于患者服药后的最佳状态,减少服药剂量及种类,消除、缓解服药带来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孔乾 记者 郑亚雷
新闻推荐
新华社西安4月9日电(记者郑昕)近日,陕西省提出实施“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将在8个方面推出47条举措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提高政府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全省...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