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薇
从阿斯旺去往阿布辛贝神庙的路有3个多小时的车程。车窗外,是茫茫的撒哈拉沙漠,之于看惯了青山绿水和人烟浓稠,习惯了都市噪音为背景音乐的我们,那是一个神秘独特的异域时空。世间杂芜的色彩在这里净化为黄蓝两色——绵长的天碧与漫漫沙橙,色彩的干净和周遭的宁静又仿佛将人带入了世界尽头。
我久久凝望着这纯净得有一丝荒凉的世界,想起一句话:“无论走多远,只有走回内心才是天堂。”在此刻自归静定的思绪里,即生一念之天堂。在我们参观完阿布辛贝神庙后,旅行团队的六辆大巴在返程中逐渐拉开了距离。我们6号车在淡淡的暮色中孤独前行,汽车细微而有节律地震动着,催眠了队友们的中枢神经,漫卷而来的疲倦使大家纷纷合上了眼,车内逐渐安静得只剩下空调输送冷风的低吟。
突然,埃及地导阿龙的手机响了,他和电话那头交流着,音调陡升八度,分贝骤增。他用阿拉伯语急速地说着我们想听懂又听不懂的语言,仿佛是出了什么大事。然后他急切地扭头向司机说了几句,司机便立刻掉转车头朝相反的方向驶去。
这下车上的人全都被惊醒了,个个抖擞起精神,竖起好奇的耳朵,张开惊讶的嘴巴,开始闹哄哄地打听怎么回事儿。阿龙是个埃及人,典型的阿拉伯人长相,棕黑的皮肤,饱满的额头,大而黑亮的眼睛,中国话却说得很好。他告诉我们,车队的4号车出了故障,我们6号车离它最近,所以需要迅速返回支援,并一再抱歉要耽误大家的时间了。他接着说,这是沙漠中行车司机之间长久以来自然形成的规矩:“如果途中遇见其他车辆故障或有事求助,离得最近的车辆一定要前往支援,并陪同他们一道把事情解决好方能离开。”患难与共的温暖、人类共存的自我保护方式,在荒凉的大漠中形成了一道良性的安全屏障。
在等待修车的过程中,起初导游出于安全考虑,不让我们下车,因为这里曾经局势动荡,也许是因为中埃两国签署了相关旅游安全协议,我们一行6辆大巴,每辆车上都配有一名武装军警。
大概过了20分钟后,也许是确认周围无隐患,而且大家在车上也憋得难受,善解人意的国导阿红,主动提出我们可以下车去透透风,两名帅气的随车军警也开始在下面放松了警戒神聊起来。
听到这个“放风”消息,队友们很是兴奋,40多人涌上大巴走廊,列队下车。夜风很大,公路两旁是无垠的沙漠。夜幕缀满了钻石般耀眼的群星,闪烁着遥远而又神秘无解的光芒,这如梦幻般的星空令我们驻足仰望。
这时风中传来阿红的声音:“如果能在这里生一堆篝火,大家围着唱歌跳舞,多开心啊!”我不禁心仪地望了她一眼,我们素未谋面,竟是灵犀相通。
阿红是来自陕西的国导,短发,俊秀,说话声音清脆爽朗。在我们埃及的行程出发的第一天,她说:“我们出来旅行,有两样东西不能丢:一是护照,二是心情。”
我很感激她的提醒,尤其是后一句,充满智慧与实用的理性,令我豁然且喜。
我们等4号车修好,大概有近1个小时吧,回宾馆已是很晚,而同行的40多名队友没有一人怨言,以纯善友爱之心,坦然接受面前的困难和未知的危险,当听到修车司机的手受伤时,车上的人又迅速翻找并递上纸巾和创口贴,漆黑的荒漠中没有丝毫的害怕,不生气,不抱怨,唯有热情地支持和困境中的默默祈祷。
在车修好的一霎那,大家不约而同地欢呼雀跃,鼓掌庆贺,共享战胜困难的喜悦。
新闻推荐
4月6日,陕西西安市莲湖区桃园路街道办事处城管中队协管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丰登南路万达四轮定位轮胎店门前人行道有违法停车现象,在劝导该车驶离时,与店员发生冲突,多人受伤。4月7日,华商报A04版进行了...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