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迄今,五年来陕西由经济欠发达省份迈入中等发达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跑赢生产总值,全国“两会”期间陕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也越来越具有吸引力。五年来,中外记者如何“问陕西”,问题有什么变化,问了哪些重点?华商报梳理了这些问题,并邀请专家为读者解读。
五年热问:五问经济发展四问脱贫攻坚
五年来,在媒体开放日中外记者共向陕西团代表提出39个问题。其中,经济发展每年都会问到。其次是脱贫攻坚,五年中四次提问。此外,丝路大学联盟的作用,治污减霾和生态建设,科技创新与军民融合分别三次有记者提及。
除了共性问题,记者们每年的提问都会紧扣当年的热点。比如,今年经济日报的记者就格外关注西安2017年的“奔跑成绩”、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香港媒体则关注在开放发展的陕西,香港青年来创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在2017年,记者们则敏锐地关注到刚刚获批的“陕西自贸区的特点和它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有哪些作用”等。
专家解读:科教和文化产业会成未来热点
对中外记者五年来的热问,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赵守国教授表示,通过这些问题体现出中外媒体对陕西关注的热度、广度和深度。赵守国说,媒体之所以关注陕西经济发展,是因为这五年来陕西发展变化很大。经济总量位次一直前移,到2015年排名全国第15位,从经济欠发达省份迈入中等发达省份。但也要看到,陕西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工业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和对外开放等领域仍存在短板。因而,记者们会多次问及相关问题,包括陕西在脱贫致富、***方面的做法。
外界关注陕西,目光主要聚焦在西安。西安的发展优势非常大,在历史文化、科学教育、军工资源等多方面都具有优势资源。随着近两三年追赶超越发展,西安的城市形象和地位不断提升,机遇接踵而来。随着国家政策调整,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关中平原城市群、西安国家中心城市的获批,会给陕西动态地附加一些新的发展机会。激活自身的潜在优势,把握好国家政策带来的动态机遇,陕西未来的发展会更好。赵守国说,治污减霾一直是外界关注陕西的重点之一。随着陕西对产业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的调整,会逐步解决。
赵守国表示,随着今后的快速发展,陕西当前存在的一些短板会得到有效弥补,媒体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但新的热点未来又会产生。比如,陕西的科技教育潜力如何发挥,陕西文化的资源优势如何转化为产业优势等,又会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华商报记者陈春平
新闻推荐
近日,最高法院表彰了全国法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中级人民法院速裁中心主任李春丽荣获“全国法院先进个人”称号。李春丽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2000年考入市中院。先后在维护妇女儿童法庭、宣教处、...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