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患者在陕西省康复医院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本报记者杜玮摄
本报记者王国星
康复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扶杠杆、抬腿、上坡……在西安市正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岁的付郁娥正在技术人员的陪伴和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付郁娥告诉记者:“四年前,我进行了膝关节的手术,然后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现在我已经可以一个人慢慢地上下楼梯了。”
像付郁娥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他们都经历了先手术治病、再进行康复治疗的就医过程。“康复医疗的介入会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帮助病人较快恢复正常生活。”陕西省康复医院院长朱一平表示。
随着中国老龄人口以及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递增,康复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去年11月10日,陕西省康复医疗集团正式成立,省内各康复医疗机构、县(区)级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康复服务机构共130家单位加入集团。”面对巨大的康复医疗需求,朱一平想到了成立康复医疗联合体的解决方案。
未来,陕西省康复医疗集团将以康复医疗为基础,推动全省康复学科和康复服务体系建设,普及推广实用康复技术,培训康复人才,提高全省康复专科及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陕西省尽快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康复分级治疗模式。
陕西省康复医院副院长肖建华表示:“我们正在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详尽、专业的康复治疗方案,使患者达到早期康复的效果,让康复医疗由病区向家庭、社区、社会延伸。”
精准康复让患者更有质量地生活
很多疾病从急性期到恢复期,都需要采取一定的康复治疗手段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能力。“心脑血管疾病例如心脏病、脑梗死患者,骨科疾病例如接受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还有糖尿病等患者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朱一平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者身体的整体功能状况进行详细评估,针对不同的疾病情况给予不同的训练方案。“传统的康复医疗是以被动式治疗为主的。无论是患者还是医生,现在都应转变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医生和患者相互配合,尽量实施精准康复。”陕西省康复医院康复治疗师长张洁告诉记者,“以腰椎间盘突出为例,在疾病早期,医生为患者开药,控制急性期炎症,继而为患者做物理治疗,使其症状得到进一步缓解。但是在缓解症状后,康复治疗师还要评估患者的生物力学、姿势控制以及核心肌群等具体状况,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控制患者运动姿势,训练患者肌肉的自我保护能力,让患者能更加快速有效地恢复健康。”
记者了解到,精准康复应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康复医疗服务,即要在康复诊断和评估、康复医疗和训练、康复转介服务以及康复管理各个环节均实现“精准化”,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精准化”的水平。
“在精准康复理念的引领下,我们正在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优化医疗布局。近年来,我们医院设立了全国第一家手功能康复科、中医康复科住院病区和门诊,不断完善和优化学科建设体系。到目前为止,我院已经拥有10个专业共40个病种的临床治疗路径。”朱一平自信地表示。
采访中,多位康复师向记者表示,康复医疗在患者恢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的疾病急性期过后,如果没有进行康复治疗,实际上治疗活动是没有完成的。患者应该重视自身的康复治疗情况,这样就可以延长生存期,更有质量地生活。
不久前,《陕西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十三五”实施方案》出台,精准康复已经得到政策层面的支持,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和补贴标准也已公布,全省各地正在开展精准康复服务培训、成立组织管理体系、落实项目资金。
康复路上不让一个患者“掉队”
周蒙军从小和奶奶一起生活,18岁时他患了强直性脊柱炎,20岁开始拄拐,病情后来又发展为股骨头坏死。十几年来,他看病花了近20万元,生活上只能靠奶奶照顾。
近日,记者在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到了周蒙军。他说:“强直性脊柱炎又叫‘不死的癌症\’,疼起来让人受不了。严重时,我一天曾吃过8片止痛药,肠胃都吃坏了,晚上从来没平躺着睡过觉,后半夜总是被疼醒。”
从去年10月开始,周蒙军开始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如今他的病痛得到了缓解,走路也不用拄拐了。周蒙军说:“我现在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已经开始找工作了,我会坚持进行康复治疗。”
目前,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也在迅速增长,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为了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陕西省在已有的12个试点县(市、区)的基础上,要求其他县(市、区)在2018年上半年前完成对全省80%以上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的精准康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协议,并开始按目录要求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记者从省残联了解到,到2020年,全省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要达到80%以上,届时每年将有100万名持证残疾人直接受益。此外,2018年陕西省将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将为只能在家里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更多方便。朱一平专门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医院的免费康复服务项目:“我们医院对16岁以下的残疾儿童和少年给予送训费补助,对低保、低收入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每月补助送训费500元,对其他残疾儿童和少年每月补助送训费300元。”
“我们实施这些项目,是希望患者通过康复治疗能够提高生活质量,重新拥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状态。”张洁表示。
新闻推荐
3月5日,西安凤城医院“夜间医院”正式开诊,首批开放8大夜间门诊。这标志着陕西省首家夜间医院开诊,开创了夜间门诊的先例。据凤城医院董事长、院长王保山介绍,开设“夜间医院”,是一种大胆尝试和制度...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