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什么,没看见我一直忙着吗”“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吗,怎么又问”……这类话语,可能市民在办事中常有听到。3月7日,省质监局联合省审改办等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规范》等7项全省首批政务服务系列地方标准,标准明确在政务服务中不得使用上述服务禁语。
政务服务
仍存在不足
据了解,陕西省在1999年就在全国率先建成省级政务大厅,目前各市也均已建成市级政务服务中心,还有105个县级(开发区)服务中心和近1.3万个乡镇(街道)、村(社区)中心(服务站),实体服务体系基本齐备,成为群众办事的主要渠道,对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目前全省政务服务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事项管理同源的问题。政务服务事项存在各地事项目录不统一、名称不一致。一些地方虽然晒出了事项清单,编制了办事指南,但办事指南“看不懂、不办事”的情况比较普遍,不同地方、不同标准,让群众摸不着头脑。虽然各地普遍建立了政务服务中心,但总体来看,各政务服务中心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运行模式都不尽相同,服务中心能够办理事项数和服务质量也参差不齐。
此外,还存在信息数据共享方面的问题。由于各部门系统使用的技术、建设的年代都不尽相同,导致各部门自成体系,数据孤岛遍布。不少政务服务中心在办理业务时,面临“多套系统、多个流程、反复登录、重复录入”问题,严重制约了审批效能的提升。信息数据的不共享也衍生出了各种奇葩证明,给群众办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7项标准
进行量化规范
据了解,此次发布实施的政务服务地方标准共分为行政许可、政务服务中心以及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等三个大类,涉及7项标准。
这些标准包括《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规范》,重点解决政务服务中心硬件建设的问题。主要在规划设计、功能布局、设施设备、标识标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要求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宜为6000平方米以上,应设置与服务功能相匹配的停车场。《政务服务中心运行规范》重点解决政务服务中心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的问题,其中对服务礼节和行为进行了量化规范,明确提出工作人员不得使用“你懂还是我懂”“少啰嗦”“急什么,没看见我一直忙着吗”“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吗,怎么又问”等服务禁语。
另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规范》规定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统一身份证认证体系、电子证照体系、统一网上支付平台以及统一的物流管理平台的设计要求和接口规范。
年底前全面实施
政务服务标准化
在新闻发布会上,省质监局副局长高阳表示,政务服务直接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实施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根本目的在于立规矩、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人民群众增便利。
省质监局质量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该标准是地方推荐标准,并不具备强制作用,但对于政务服务来说,这是一项基础工程。只有统一标准才能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对于老百姓来说,随着标准的推广和实施,办事将会更加方便和快捷。
据了解,省质监局将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思路,从今年3月份开始,省直各相关部门共同开展“全省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8月底前,将组织对试点单位建设情况进行评估;年底前,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陕西省将全面实施政务服务标准化。记者梁璠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如何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作家如何通过作品涵养国家的文化自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贾平凹用浓浓的陕西口音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讲要...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