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如何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作家如何通过作品涵养国家的文化自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贾平凹用浓浓的陕西口音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讲要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很多作家同行讨论时都在问,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他表示,我们的文化自信主要来自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自文学经典和无处不在的历史古迹。“文学是文化的先声。”贾平凹说,从《诗经》《史记》到唐诗宋词,到《红楼梦》,再到鲁迅先生的作品等,我们的文学经典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血液里、骨子里。同时,无处不在的历史古迹,无论是地上还是地下的,无论是建筑还是展品,都体现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悠久和辉煌,都给予我们作为子孙后代的光荣和自豪。作为一名作家,该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涵养国家的文化自信?贾平凹代表表示:“通过作品关注中国、梳理中国人的历史和现实,本身就是在为建立文化自信尽一份力量。”“对一个地方来说,文学人才非常重要。就像城市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好的大学有几个好教授一样。”他说。
新闻推荐
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宣传专栏 你想要一双“隐形的翅膀”吗? 了解无线充电技术
张梅去年iPhone8/X上市,无线充电开始在大家的期待中走向应用。有人说,无线充电技术就好比一双隐形的翅膀,是又一个科技“风口”。什么是无线充电?这一技术目前发展如何?这一期我们就来了解。无线充电...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