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依霖
小记者 柳铁一中 唐依霖
博物馆,一个含在齿间有着悠长温润余味的字眼,让人想到那令人不禁肃穆的厚重,泫然欲泣却又黯然归寂的冰冷,有着凝结千年笑泪辛酸兴亡盛衰的复杂眼神,深情而疏离。所以人们往往会觉得,博物馆是那样遥不可及,富有教育意义却成为形式,无限向往又踌躇辄止,那些东西就在眼前,却无法理解它。
物事终是静默,只有人的探索生生不息,文博工作者们解读、演绎文物的脚步从未停止。近期,《国家宝藏》系列节目第一季隆重推出,反响热烈。这档“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记录的气质,创造一种全新的表达”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联合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九大博物馆(院),从2017年12月3日在故宫博物院起航,在各馆(院)中分选3件共计27件文物,由知名人士担任国宝守护人,演绎国宝故事。历时72天,最终在2018年2月11日揭晓从每个馆(院)各选取一件文物入主特展的国宝名单,通过梳理总结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今生,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之博大深远的认知度与自豪感。
在国宝守护人动情的演绎中,在研究者的讲述里,我们的眼前已不再是冰冷的旧物事,而是饱含爱恨真情的长卷,重新获得生命的温度。也许我们的确无法读懂那些文字,但通过研究者的解读,也能凭借想像,将那些风化锈蚀下埋藏的故事描摹,并为之感慨动容。那些家国情怀、使命重托,从千年前文化的汇流处便已酝酿萌芽。
没有灵魂的沟通,文物便是历史变迁中洒落的骨髓,完好与否,都仅仅是一样古旧物事,只因有了情,有了故事,便有了生命的重焕,便能巧笑倩兮,摄人心魄。“每一件旧物里都住着一个故人”,每一件文物亦是由生命演绎。解读它们,就如搭上历史的脉搏,方能于惊鸿一瞥中触碰千年心脏的悸动。
《国家宝藏》所介绍的仅仅是27件文物,于中华历史的烟海不过一粟,却足以让我们以管窥豹,体会文物的生命。先人的智慧凝聚在文物里,穿越千年,到今天,人们依然可以借鉴,从中创新。如河南博物院所藏云纹铜禁,制用于春秋中期,所采用的失蜡法亦为当今尖端航空技术创造了灵感的来源。我通过旅游中在各博物馆所见,在近5年的博物馆志愿讲解历程以及与组员们的社会实践研究调查中可以感受到,在文化的厚重感变得略显淡薄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愿意走进博物馆,静下来,一点点品读,这是多么美妙的千年相会啊!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每一座博物馆,都是一座守护民族文明的基因宝库。文物的生命因为演绎而鲜活,博物馆因为承载而厚重。记录和解读不会停止,它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老树著花,历久弥新。正如节目中所说:“国家宝藏是什么?是玉琮的魂魄,是方罍的血脉,是秦简的智慧,是铜禁的匠心,是石鼓的守护,是克鼎的传承,是《万岁通天帖》的俊逸,是琉璃塔拱门的传奇,是《阙楼仪仗图》的盛世威仪。它们是中华文明的见证者,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样貌,它们是那些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答案。”来!我们一起体味一眼千年的魅力,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续写。
新闻推荐
陕西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三提升”方案出台 今年将建设2.6万公里通村通组沥青路
本报讯(记者程伟)日前,记者从省扶贫办获悉,陕西省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基础设施建设“三提升”行动。2018年,陕西将建设2.6万公里通村通组沥青(水泥)路、整治7400公里农村公路“油返砂”路段;新建或...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7 地方网 版权所有 邮箱:ttykfjmgxr@gmail.com 晋ICP备2022004253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