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

来源:西安日报 2018-01-28 12:0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蒋黛张杨)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全方位的“五通”,其中语言服务作为跨国、跨文化交流的先导和基础,在促进区域经济共荣和助力包括陕西在内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方面被赋予更为紧迫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此次两会上,民革陕西省委员会在集体提案中建议,将陕西省打造成“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

加大支持力度制定小语种人才培养规划

“一带一路”建设全球瞩目,全国发力,各省市都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7年,我国高校开设的外语非通用语种专业数量将达到94种,实现对已建交国家官方语言的全覆盖。提案建议,在国家整体规划的基础上,由省教育部门牵头调研,摸清陕西省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及留学生招收培养状况,对外事工作特别是“走出去”企业在短期和较长时期内对小语种人才的大体需求情况,从宏观战略层面上通盘规划和顶层设计,建立关键性语种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储备机制,以此引导高校合理有序、突出重点、错位互补地进行小语种专业建设。

小语种涉及语言种类多、相对需求规模小、培养成本较高,建议政府设立“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专项培养经费。鼓励有条件的外语高校及高校外语院系设置或扩大小语种专业及招生人数,加强小语种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培养;制定小语种人才特殊招生政策,对报考小语种专业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费减免及其他特殊补贴,鼓励和引导学生报考小语种专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省内高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大互换留学生,吸引具有在小语种国家留学经验的国际学生成为陕西省小语种人才。

支持省内高校加大小语种人才培养力度。支持西安外国语大学与西安翻译学院建立“一带一路”小语种培训孵化基地。鼓励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事学院、欧亚学院等高校联合,逐步形成一个“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培养的高校群,努力把陕西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一带一路”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和“蓄水池”。

鼓励校企对接提升小语种人才就业能力

提案中尤其强调,培养小语种人才的最大挑战在于学以致用,为避免小语种人才学成后的流失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建议出台政策,鼓励高校创新教学,提升小语种人才就业能力。比如鼓励“多语种”培养模式,按照小语种加通用语言的组合开展教学,鼓励“小语种+专业”培养模式。将小语种与某一专业、方向、领域结合,培养学生成为从单一语种技能走向具有专业技能和语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目前,“一带一路”最短缺的国际性人才是既精通语言、对对象国有一定研究,同时具备国际商贸、法律、金融、物流、能源等方面专业知识,能够借助小语种的背景文化知识,从事国际专业领域的分析、管理甚至是决策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应鼓励高校走出校门与省内外企业对接,开展“外语+商务+行业外语+跨文化交流”的“四位一体”订单培训,培育一批既具有丰富的专业经验,又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通过小语种人才的培养,传播陕西好声音,讲好陕西新故事,干好陕西大事业,为陕西乃至中国企业跨出国门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服务。

新闻推荐

我军首次运用无人机实施联合补给演练

空军后勤部探索建立军民联合无人机补给模式,联合两家军民融合战略合作单位,日前在北京成功组织云南、陕西两地三型无人机联合补给演练。这也是我军首次运用无人机实施联合补给演练。自2017年10月签...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打造小语种人才培养基地)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