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由国际能源署(LEA)、SUC示范项目办公室、陕西燃气集团、陕西省燃气设计院共同举办的“LEA《中国区域清洁供暖发展研究报告》全球首发会暨SDE能源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在西安召开,同时对陕西省清洁供热示范单位陕西秦华热力有限公司能源站进行了参观考察。
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部主任涂建军及副主任DavidBenazeraf、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发改委、西安市燃气热力监管中心、陕西燃气集团、陕西省燃气设计院等相关领导、专家莅临交流。
会议就2017—2019《中国国家能源局—国际能源署三年合作方案》下以清洁供暖为专题所出的最新成果—《中国区域清洁供暖发展研究报告》进行全球首发,以期推动地方层面更切实了解本报告各项成果,为政策制定者和区域能源利益相关者提供改善中国区域能源系统和供热系统所需的最新信息及技术解决方案,并结合陕西省尤其是西安市的发展战略举办了SDE能源可持续发展专题论坛,以期剖析及探索清洁供暖在地方城市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化转型建设。
本次参观考察的陕西秦华热力有限公司是西安市九家市政集中供热企业之一,其率先完成了能源结构的转型,利用天然气、中深层地热能、电力、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通过分布式综合供能中心为独立项目或园区提供市政集中供热、供冷、供电、蒸汽、热水等综合供能服务,是陕西省清洁能源供热的典型示范单位。
秦华热力港务区一号供热中心为此次活动的参观考察点,场站面积近500平方米,供热能力60万平方米,还可同时提供5万平方米冷热连供负荷。目前周边的陆港金海岸、枫林九溪和西安陆港第一小学等用热单位均由该能源站提供供热服务。这种能源站是秦华热力的基础配备站,以天然气为主(占80%),电力为辅(占20%)作为能源,可为独立项目提供集中供热和约10%面积的冷热联供服务。
秦华热力董事长李选利介绍,秦华热力作为西安市唯一一家完全使用洁净能源的市政集中供热企业,是全市首批实现无煤化供暖的热力企业,目前采用的是复合能源供应模式。从能源结构角度来看,同时采用天然气、地热能、电能、太阳能等多种洁净能源构成复合能源结构,可实现多能同输、多能互补,安全性、稳定性和环保性均优于单一能源结构。从能源供应角度来看,立足于常规热源供热,热力公司还能够同时为用热项目提供热水、电力、夏季供冷等综合供应服务,充分满足用户全方位的能源需求。
除了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利用效率也是本次考察关注的重点。秦华热力自主研发的远程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相变式全热交换系统、分时分区管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室外温度补偿系统等,可实现综合节能35%以上,成功解决了燃气供热成本高的根本问题。所有供热设备全部可建在地下,不会对周边小区和学校带来影响,运行期间排烟温度低至11℃,运行站无可见烟气排放,噪音降低30%,氮氧化物排放可达到国内最先进水平。
在科技供热、节能供热的基础上,秦华热力率先提出了智慧供热的服务理念,打造分布式智慧市政集中供热模式。该模式是指按照用热项目的需求,为项目量身定制专属的分布式综合供能中心,通过远程智能控制系统,做到每户室温独立控制,并可完全依据用户个性化需求灵活调节供热时间和供热温度。
国际能源署中国合作部主任涂建军高度评价了秦华热力的复合能源开发管理模式和灵活人性化的智慧供热理念,并认为该种清洁能源利用模式在陕西区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应当作为未来城市集中供热的主流模式,在全国范围积极推广,并表示愿促进国际能源署与秦华热力的长期友好合作。
在中国的国情下实现区域集中能源供应系统低碳化、优化、多元化路径,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能够支持中国向能效更高、可持续性更强的区域集中能源供应系统转型,还能同时促进经济增长,降低能源消费总量,减少排放,改善环境。记者王荣忠
新闻推荐
朱蒙在妈妈和弟弟陪伴下捐献造血干细胞本报记者李永利摄本报讯(记者李永利实习生张冬娜)6年前就读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朱蒙刚上大一,在学校的一次宣传活动中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拯救生命,进行...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