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王保军
从1971年开始的援外工作起,西安市第四医院先后选派31名医务人员远赴非洲,参加了苏丹援外医疗队、马拉维援外医疗队、瓦努阿图援外医疗队。非洲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尤其是疟疾、肺结核、肝炎、艾滋病的患病率、感染率都很高。医疗队员们冒着各项疾病感染的风险,克服了恶劣的地域环境,用精湛医术行救死扶伤之责,帮助改善非洲地区人们的就医状况,并填补了当地医院治疗的多项空白,为祖国争光、为陕西添彩。
史欣:为马拉维孕妇顺利切除4.8公斤肿瘤
陕西省第5批援马拉维医疗队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医生史欣在卡姆祖中心医院进行日常手术的准备时,同组的当地医生碰见了一位棘手的病人,请求史欣帮助。这是一位妊娠17周的孕妇,然而腹腔内巨大的肿瘤正威胁着她的宝宝。
“这样的患者在国内也十分少见,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孕期的手术对于妇产科医生是十分谨慎的,因为手术会明显增加流产的风险。”史欣说在大部分情况下,医生会选择在患者分娩后择期进行手术。由于马拉维医疗条件落后,患者没有做孕前检查。现在已经怀孕17周,继续等待下去,结果只有两个:一是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大,腹腔压力增大,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二是腹腔压力增大后导致肿瘤破裂内出血危及生命。史欣当机立断决定手术。
经过奋力救治,手术顺利结束,离体肿瘤重达4.8公斤。术后第二天,患者就能正常进食,而且没有任何腹胀、下腹阵痛等不适,且能自行下地活动。
王伟民:切除十斤大肿瘤马拉维姑娘时隔三年露欢颜
2017年5月22日,陕西省第5批援马拉维医疗队西安市第四医院医生王伟民与利隆圭卡姆祖中心医院医生合作完成了腹部肿瘤切除术一例,切除了重达10斤、体积为25*25*20厘米的肿瘤。
这颗重约10斤的肿瘤在25岁的马拉维姑娘身上已经生长了近三年。三年中,这颗肿瘤渐进性生长,逐渐开始压迫肠胃,使其无法正常进食,还伴有上腹胀痛等情况,严重干扰正常生活。“由于马拉维医疗条件落后,住院两个月以来,一直没有明确的诊断,当地医生由于缺乏经验也不敢贸然手术。”王伟民说,在得知新的一批中国医疗队已经入驻医院后,当地医生专门与中国医生会诊,决定合作实施这台手术。
这台手术的复杂程度远超当地医生的想象。对手术技术要求也很高。因为该肿瘤跟腹壁、肠壁广泛粘连,进入腹部极为困难。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手术,双方合作成功沿肿瘤囊壁完整游离肿瘤,从根部完整切除。手术过程中探查这个肿瘤来源于左侧卵巢,同时在右侧卵巢也发现了拳头大小的囊肿,一并进行了切除。随后病理检查发现,肿瘤内充满坏死皮脂组织,有钙化灶,牙齿,毛发,为畸胎瘤。
解艳华:“手无寸铁”的中国牙医
陕西省第32批援苏丹医疗队员西安市第四医院牙科医生解艳华回忆说,第一天到苏丹阿布欧舍医院工作就遇到了十分棘手的情况。
当时,医院里来了一位患者,他的下嘴唇长有黏膜黏液腺囊肿,而且因为没有及时就医,已经发展到了直径两厘米大小。这么大的囊肿,在国内都很少见。解艳华接受采访说到:“我准备器械的时候,困难就来了,什么都没有,针没有、剪刀没有,线我都是翻箱倒柜到处找。经过半小时的努力,手术终于顺利完成了。”也是这次手术,让解艳华意识到医疗设备的欠缺是她需要克服的第一个困难。这里不仅缺医少药,而且连一个拍片子用的X光机都找不到,多数情况只能用眼睛来观察,即使是最为简单的拔牙手术也是举步维艰。
孙晓峰:填补当地医院治疗的多项空白
陕西省第2批援马拉维医疗队员西安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孙晓峰在回忆两年援非洲生活时说道,作为第二批中国援马拉维医疗队员,不仅担任着救治非洲当地人民的责任,更多的是将先进的治疗技术带给当地医院,手把手地提高当地的医疗水平。“再次回想那些所承受的各种感染风险、生活困难、精神压力都已经很模糊了。”孙晓峰说,只清晰记得每次疾病治愈后非洲当地人民脸上的笑容。
“我们医疗队在当地医院里除了参与正常的医疗活动以外,还肩负着带教当地医生,传播中国医疗技术的任务。”孙晓峰先后开展了食道癌根治手术、椎弓根螺丝钉系统后路固定脊柱骨折手术、阴式子宫切除术、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术、心包积液置管引流治疗术、骨髓穿刺活检术以及心肺脑复苏术等,填补了当地医院的空白。
雷春灵:苏丹人民的“光明使者”
陕西省第22批援苏丹医疗队队员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医师雷春灵,在援苏丹的两年期间,共为2万余名患者解除病痛,新开手术项目十余种,手术近千例,帮助400多名白内障患者恢复光明,并在当地医疗条件差、设备有限、无助手的情况下率先开展了现代显微镜手术和复杂的高难度手术,填补了苏丹医学界的多项空白。她的事迹,刻在了每个曾经治疗后恢复光明的患者眼睛里,散布到苏丹地区的各个角落。
雷春灵说道,离开苏丹那片土地已二十余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更多的想法是让当地更多的患者找到光明,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里,更希望的是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先进的眼科医疗技术带给苏丹人民,当时的那份付出和努力都没有白做。
李颖:不仅让患者走出眼前的黑暗 更要点燃患者心中的光明
陕西省第29批援外医疗队队员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医生李颖在苏丹恩图曼友谊医院进行援外工作2年,期间有一年时间在乡下阿布欧舍医院,下面条件艰苦,医院眼科只有一名护士协助工作,门诊及手术都由自己独立完成。
“苏丹阿布欧舍常常停电,有时候正在进行手术,就突然停电,只好在微弱的手电光下完成手术。”李颖说,第一天上班时,病人很多,有一位妈妈患者,眼睛剧烈疼痛,表情痛苦,视力下降。李颖当时听不懂她在说什么,无法和她交流病情。情急之下,就用肢体语言、画图、夹杂着不怎么地道的阿拉伯语、英语讲解了她病情和手术治疗效果,患者终于明白了,手术后眼睛不疼了,也能看见了,患者拉着李颖的手,激动地说:“谢谢中国医生!谢谢中国医生!”这一刻,“中国医生”这个称呼,让她感到无比自豪。
“医者,更是仁者。在我眼中,让患者走出眼前的黑暗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点燃患者心中的光明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钻研专业的同时,我认真研究心理学,及时了解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李颖说道。
新闻推荐
春节将至,烟花爆竹销售旺季即将来临。1月10日,记者从陕西省安监局获悉,省安监局、省公安厅联合下发通知,在陕西省范围内深入开展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安全专项治理工作。通知强调,要进一步深化烟花爆竹零...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