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
“既然选择了做科研,就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脚踏实地,择善而固执。”于11月15日刚刚当选九三学社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委,以自身经历精彩注解了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巨变中责任与担当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郝跃,时常这样对自己的学生们说。
一捆没人要的“数理化”
郝跃,1958年生于重庆。1974年,高中毕业后因年龄小而无法招工,于是,初中起就痴迷无线电的他,在学校义务当起了电工。修理发电机、电动机、汽车电子器件,这些都难不倒这个16岁的聪颖少年。那一年,郝跃作为浩浩荡荡的知识青年一员,下乡走入云南昆明半山区的农村。
一天,大队突然宣布队里的阅览室不办了,大家可以搬走喜欢的书。走进那间常泡的阅览室,所有的小说、文艺类书刊全被拿空,而数理化书籍,却齐齐整整码在书架上,一本不少,没想更多,几何、代数、物理、化学……郝跃各抽了一本,用草绳随意一捆,拎回当知青时的家里,顺手丢进了床下的箱子。
1976年,郝跃来到西双版纳的地质队,当起勘探工人。没多久,电工基础扎实的他又被调到地质大队去当电工。当恢复高考的希望在遥远的天边升起时,本想一心一意当电工的郝跃,突然记起了那捆“数理化”,这套不到10厘米高的铅字书,成了那时高价也买不来的“香饽饽”。
1977年恢复高考。郝跃踏入了向往已久的西电校园。
在西电争分夺秒的学习情形,成为了郝跃终身难忘的记忆。“那时经济改革刚开始,西电常停电,一停电,大家就不约而同点起蜡烛继续学。远望去,西电老大楼、西大楼、东大楼里烛火通明,汇聚成一道道载着知识报国梦的‘星河\’。”
谈到77级学生朴素的共同理想,郝跃语气坚定,“根本不会想太多,就是要做一颗祖国的‘螺丝钉\’!”
一次“科研之洋”的探底
1982年,毕业于西电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的郝跃一头扎进微电子材料和器件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中。这个“猛子”一扎就是30多年,随着一道道难题破解,探底“科研之洋”的数据被不断刷新。
400亿元,这是移动、联通、电信等无线通信商大约1年的电费支出。而在全球,无线通信网络耗电更是占到总发电量的10%。如此庞大的耗电量,主要花费在无线通信高塔基站的耗能大户——微波功率器件上。
从1998年起,郝跃和他带领的团队就开始了针对新型氮化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攻关,这是国际上称为的第三代材料和器件,又称为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由于这类半导体材料性质更接近于绝缘体材料,因此在大功率、高温、高频率,以及抗太空和核辐射等方面有优越的材料和器件特性。但是,要获得高质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和高性能的电子器件是十分困难的问题。他和他的团队相继提出一系列创新的高质量材料生成方法、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结构,经过近20年努力,郝跃和他带领的团队,将微波功率器件的效率提高到了当前国际最高纪录73%,这几乎达到了半导体微波功率器件电能转换的极限,成果被评价为过去10多年国际上该领域的3项里程碑成果之一。他主持的研究成果在氮化物半导体材料和核心设备、先进的氮化物微波毫米波高功率和高效率电子器件,以及紫外和深紫外氮化镓光电器件(LED)领域,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一项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成果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2010年,郝跃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2013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如今,以郝跃为学术带头人的宽带隙半导体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外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基地。
本报记者王嘉 通讯员吴华
聚焦两院院士
新闻推荐
授奖辞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造园者的写意。夜宿无人区,命系一线间,是写作者的营造。平淡书写中,充满峰回路转的曲折;安静叙述里,俱是惊心动魄的回望,唐大山用凝练之笔,勾勒出好文章的结构与可...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