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同仇敌忾 出自《秦风·无衣》本报记者 祝嘉

来源:宝鸡日报 2017-11-24 09:43   https://www.yybnet.net/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秦风·无衣》是《诗经》里的名篇,也是西周时期秦地军中的战歌。秦原来是周的附庸,周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护送有功而受封诸侯,秦正式成为诸侯国。秦国所辖地区大致为今陕西中西部和甘肃东南部。《秦风》就是《诗经》十五国风中秦地的诗歌,描写的大都是田猎之事,体现出秦人勇猛尚武的精神,而《无衣》就是《秦风》的代表作之一。

《无衣》创作于秦人奉周王之命西征抗击犬戎期间,全诗共三章,采用重叠复沓的形式,每章均以反问开头:岂曰无衣?似乎在斥责战友:“大战在即,怎能因为没有衣服这种个人小事就畏缩不前、动摇军心?”随后四句又像是鼓励战友:“我的衣服就是你的衣服,咱们共同修整兵甲,共同进退,共同杀敌!”全诗读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充满慷慨激昂、豪迈乐观的精神,也表现出秦人舍生忘死、保卫家园的勇气。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赞》中说秦地“民俗修习战备,高上勇力,鞍马骑射。故秦诗曰:‘王于兴诗,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其风声气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谣慷慨风流犹存焉。”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诗集传》也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这首诗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确实反映了秦人勇猛尚武的精神。

《无衣》之所以能够鼓舞士气、振奋军心,是因为全诗通篇贯穿了一个“同”字: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在紧张的战争气氛中,尽显战友亲密无间、团结协作的温暖。当然,全诗的主旨也体现在一个“同”字上,那就是“与子同仇”——我要与你共同杀敌。后来,人们从“与子同仇”中引申出成语“同仇敌忾”,表示怀着同样的仇恨与愤怒对付或抗拒敌人。

新闻推荐

陕西中能运营公司推行“3456”模式补短板

本报通讯员王惠武刘鑫报道今年以来,陕西中能公司生产运营公司在班组管理中创新推行“3456”安全短板管控模式,强化短板,着力优化班组安全环境,为企业安全生产平稳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公司推行的“...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同仇敌忾 出自《秦风·无衣》本报记者 祝嘉)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