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昭)昨天,省政府新闻办举办“脱贫攻坚”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中央层面反馈的8个方面问题全部整改到位,省市县举一反三、系统自查的2393个问题,基本整改完成。
全额资助建档立卡
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
省扶贫办主任王卫华介绍说,2016年度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对陕西省脱贫攻坚情况考核反馈了5个方面的问题。针对“退出不精准”的问题,陕西省经逐户核实,不符合退出条件的已全部重新纳入,继续帮扶,直至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为避免今后出现类似问题,省上制定了《贫困退出实施细则》,细化了退出标准和程序,夯实了各级审核责任。
针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问题,具体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制定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责任追究办法》,完善了扶贫资金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实现了由事后检查问责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的转变。
针对“帮扶工作不扎实”的问题,陕西省围绕帮扶谁、谁来帮、怎么帮、形成了完整的制度体系和办法,按照能力与帮扶需要相匹配原则,召回1352名、补充5770名驻村干部,对38万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逐户落实帮扶措施。
针对“健康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陕西省全面提高政策知晓率、简化报销手续、提高报销比例,财政筹资4.7亿元全额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和“一站式”即时结算覆盖面达到100%。
针对“个别地方干扰考核评估”的问题,陕西省从抓教育入手,引导干部把上级督导巡查、考核评估作为改进提升工作的机会。
陕西成为贫困对象动态调整样板省
针对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涉及的“底数不清”“政绩脱贫、层层加码”和“思想认识不够”三个问题,陕西省经清洗核实,摸清摸准了贫困底数,为分类施策、靶向治疗、精准滴灌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成为全国四个贫困对象动态调整的样板省;按照稳中求进的要求,对后三年脱贫滚动计划进行了实事求是的重新修订;各级的工作站位显著提高,都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作为必须如期完成的政治任务,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战役,特别是深度贫困县,做到了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针对九三学社民主监督指出的问题,陕西省一并纳入中央反馈问题整改范围,已全部整改。其中,资金管理问题,今年中央专项扶贫资金一个月内拨付到县,截至8月底,切块资金到县比例为9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二;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坚持陕南移民搬迁的好做法,坚持系统谋划、四化同步、统筹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机衔接移民搬迁与危房改造、产业、就业等扶贫政策,保持了全国领先势头。金融助力脱贫问题,贫困户有效需求获贷率今年显著提高,特别是后半年连续每月增幅都在30%以上,连续三个月受到国务院扶贫办通报表扬。
形成“3+X”全方位帮扶体系
陕西省把精准识别作为工作上轨道的前提,通过逐村、逐户筛查并严格落实“两公示一公告”制度,剔除识别不精准的31万人,将档外符合条件的34.3万人纳入帮扶范围,核定2016年档内贫困人口78.3万户、228.7万人。
同时完善了工作推进机制。在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指导协调下,成立了省委副书记任总指挥,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和省扶贫办主要负责同志任副总指挥,18个省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省脱贫攻坚指挥部,组建了八个行业扶贫办公室和两个协调组,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落实、政协第三方评估,“八办两组”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陕西省创建了“3+X”帮扶体系。充分发挥优势,统筹建立了国企、高校、医院三大帮扶体系。组织形成9个国企合力团覆盖除西安市以外的9个市,助力产业就业扶贫。目前,已对接项目144个,意向投资213亿元,其中已开工31个。组织103所高校与96个有脱贫任务的县(市、区)结对,开展教育、科技等帮扶,启动扶贫项目500多个。组织86家三级医院、218家二级医院、1830家县乡(镇)医院,分别对贫困县、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实现全覆盖结对帮扶。同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群团组织等作用,扎实推进“万企帮万村”“脱贫攻坚青春建功行动”“三秦巾帼脱贫行动”等,形成了“3+X”全方位帮扶体系。
目前,陕西省已建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对已有的30多项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从对象识别、第三方评估、干部力量整合和作风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化、细化。同时,有针对性地出台了兜底保障与扶贫衔接、健康扶贫、产业扶贫、小额信贷以及资产收益扶贫等制度性措施,覆盖脱贫攻坚各领域、各环节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5.2万户危房改造已竣工
在完成整改和制定长效机制的基础上,陕西省不断推进常态化下的脱贫攻坚工作。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抓好移民搬迁。截至今年9月底,“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已开工28万余套,开工率93.6%;竣工17.6万套,竣工率58.5%;入住10.9万户,入住率35.7%。建成社区工厂和扶贫车间260个,配套产业园区190个。坚持宜搬则搬、宜改则改,对搬迁意愿不强烈的危房户,今年实施危房改造7.6万户,已开工6.9万户,竣工5.2万户。
围绕持续增收抓帮扶产业、围绕利益联结抓合作组织、围绕增强活力抓“三变”改革。截至目前,全省建设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站2135个、光伏电站4270个;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7万多家,建设各类互助资金协会4977个,受益贫困人口74万人;在350多个贫困村开展的“三变”改革试点开局良好。
陕西省着力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制定就业扶贫工作《实施意见》,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截至8月底,全省实现劳动就业20.3万人,其中,公益岗位安置4.6万人,各类企业吸纳6.3万人。通过技能培训就业5.7万人,自主创业4627人。
因病致贫和因残致贫占到陕西省贫困人口的47%。在“断病源、斩病根”上,陕西省一手抓精准施治减存量,一手抓综合防控措施控增量。今年以来,新农合增加投入3.2亿元,将报销比例再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万元降到3000元。在控增量方面,投资2700万元,启动了健康教育提升、全民健身普及、生活习惯改善等健康扶贫“八大行动”。
全省确定了11个深度贫困县、500个深度贫困村和20万户因病因残致贫群体作为难中之难进行攻坚,出台了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全面打响基础设施建设等“十场突围战”。今年以来,对11个深度贫困县投入中省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6亿元,基础设施投资41亿元,启动产业项目600多个。
新闻推荐
秋季是诗意浓浓的季节。秋天来了,秋天的一缕缕凉风,一片片叶子,一滴滴雨水,一座座山峰,一朵朵白云,一只只白鹤……莫不引发诗人诗情勃发。古代诗人写下了一首首描写秋天的诗,而这些诗更增添了秋天的无穷...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