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石英: 脱贫攻坚“合力团”开创新模式 扶到了根本 见到了成效

来源:华商报 2017-09-29 06:27   https://www.yybnet.net/

目前陕西社会各界正奋力追赶超越,省国资委牵头成立的国企助力脱贫攻坚合力团,发挥大兵团协同效应,扎实谋划推进,为产业扶贫开创了全新模式。怎样看待这些探索?近日,华商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组组长石英教授。

扶贫更要扶智

为***提供了有益探索

石英表示,从社会学角度来说,导致贫困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根据实际调研来看,贫困户每一户、每一个家庭的贫困程度和实际需求、脱贫方式各有不同。单单依靠某一方面力量能力不足、效果有限。通过国企发挥带头作用,“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如一些国企和其分支机构在贫困地区招聘贫困户员工、介绍就业岗位、进行技术培训,进而帮助贫困户提高技能,给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劳动机会和增收门路,带来了稳定收入,也给企业补充了劳动力,其实是双赢的举措。

应该怎样评价省国资系统的扶贫创新?石英认为,参与扶贫的国企等单位从当地实际情况、产业特点和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方案、帮助协调、落实责任,做到了***,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体现了责任担当,更体现了国企的实力和优势,为产业扶贫提供了有益探索。“合力团”是一种好平台、好方式、好办法。

特别是一些扶贫干部和年轻人,通过到基层扶贫工作,更加了解了国情和省情,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这又为企业培养了踏实刻苦、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实现了良性循环。建议继续发挥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扎实有效开展***,探索更多产业扶贫、***新路子。

目前,陕西的脱贫攻坚已取得阶段性成功。只要路子走对了,方法用对了,效果就会越来越明显。

“造血”模式新颖效果明显

体现社会责任和担当

以前,在扶贫开始阶段大多是提供资金、捐赠物资,如今方式更加符合实际。石英说,如今越来越注重精神扶贫、技能扶贫、智力扶贫,帮贫困户分析原因、因地制宜提出方案,为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从根本上脱贫致富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石英对华商报记者表示,从实际看很多贫困户自身非常希望改变面貌,只是认知不足、缺乏途径,因此扶贫的关键不是输血而是造血,扶贫要先扶智,不仅需要物质扶持、更需要智力帮扶。前期“输血”,中期、后期要善于“造血”,只有增强“自我智力造血”功能,通过系统培训等各种方式,切实帮助贫困户掌握专业技能、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才能助力城乡统筹发展、产业化发展,改善贫困乡村面貌,优化产业结构,彻底改变贫困现状,提高生活质量。

省国资系统成立的合力团,搭建平台、促进协作、聚集合力、共谋发展,丰富了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帮助更多贫困群众精准脱贫,为产业扶贫新路径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体现了其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方面的实践担当和社会责任。“造血”模式新颖,效果明显,路子和方法亮点突出,值得学习和推广。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社会属性,除了自身做大做强,更要肩负起社会责任。”石英表示,国有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助力脱贫攻坚,有助于自身赢得更多口碑,有利于提高社会声誉,也为企业拓展贫困地区的市场提供了机遇。实际上,很多生物、制药、农产品加工类企业,通过扶贫工作更加深入一线,更加了解市场,有的还跟贫困户签订协议,不光企业声誉得到提升,原料供应更有保障。贫困人口有了收入来源,实现了互利多赢。

陕西省社科院陕西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康:

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分区域推进脱贫攻坚

目前,陕西正在推进脱贫攻坚。相关区域致贫原因、贫困程度差异较大,脱贫措施应怎样因地制宜?近日,华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陕西省社科院陕西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康研究员。他建议,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提高相关参与主体积极性,分区域推进脱贫攻坚。

结合区域特点因地制宜

分区域推进脱贫攻坚

目前应怎样推进扶贫攻坚?王建康研究员对华商报记者表示,贫困情况各异,具体方案和对策也要因地制宜、各有侧重。根据调研,陕西省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陕北白于山区与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渭北旱塬区、陕南秦巴山区这些区域。

这些区域的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经济基础等发展条件差异较大,贫困状况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贫困程度、贫困成因、贫困形态等各不相同,具体扶贫措施要根据区域特点,结合当地产业。比如,在陕北白于山区和黄河沿岸土石山区,以人口集聚为重点,有序实施移民搬迁;以人饮工程为突破,解决好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因地制宜发展小杂粮、果业、畜牧业等特色农业。在渭北旱塬地区,以改善居住条件为重点,加大危房改造补贴力度;以农田水利建设为突破,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强化科技农业带动,加快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化、规模化农场。在陕南秦巴山区,以后续产业培育为重点,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推动易地扶贫搬迁深入开展;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突破,完善卫生、文化、教育等农村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强化绿色农业带动,发展种养、农产品加工、旅游休闲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建议强化贫困户思想文化扶贫,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向贫困户宣传***的普惠政策和特殊政策,以及各种扶贫具体措施。加强示范引导,增强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发掘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的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做好示范宣传。强化贫困户技能培训与产业结合、与就业结合,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贫困者学习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价值观念等,培育其自力更生、自主脱贫的志气和本领。

调动各方力量,引导贫困户脱贫、产业大户增收、企业盈利

陕西省国资委成立了扶贫攻坚帮扶“合力团”,应该怎样看待这一创新?王建康研究员对华商报记者表示,扶贫就是应该调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国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陕西省国资委系统的扶贫攻坚合力团方式,体现了国企的社会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发挥资源优势和社会效益。

通过国企的平台和扶贫主体的力量推动,有利于贫困地区的资源发掘和产业发展。陕西很多农村地区拥有优质农特产品,特别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但农户往往缺乏渠道和品牌,通过国企系统全面动员,发挥企业优势,针对贫困户的需求可以实现精准对接。国企根据自身特点选派人员、组织活动、发展产业、提供信息、引进投资、宣传推广,进行城乡对接,有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在搭建平台过程中,国企更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员工能够更加适应艰苦环境,锻炼作风、学习成长,增强社会责任感。

目前应该怎样提升脱贫攻坚效果?王建康研究员对华商报记者表示,调研发现脱贫攻坚还要完善贫困农户全程参与机制,提高贫困群体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更加重视贫困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强化农户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强化农户尤其是贫困户的话语权、发言权,充分尊重和听取贫困户代表的意见。

此外还应各有区分。对需要政策兜底的贫困户和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采取不同的优惠政策。壮大村集体经济,一些贫困地区龙头企业较少,可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发展,引导贫困户脱贫、产业大户(示范户)增收、企业盈利。完善长效合作机制,探索增加贫困农户的资产、财产、股份性等收益的路径,形成帮扶主体与贫困农户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分区域推进脱贫攻坚。

陕西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牛润霞:

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作

需要多种途径“造血”

近日,陕西省国资委就省属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促改革追赶超越谋新篇”为主题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因地制宜推进脱贫攻坚创新方式和最新成绩。那么,在全新阶段应怎样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近日,华商报记者联系采访了陕西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经济学博士牛润霞。

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目前陕西不少贫困地区正在推进***,各界从自身角度,应该怎样行动,助力脱贫攻坚?

牛润霞表示,在研究出台惠农、助农好政策的同时,还需结合优势产业,争取落实更多贫困户参与的项目。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平稳、动力增强、持续向好,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要以扶贫攻坚为统领,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陕西脱贫攻坚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下一步还需发挥既有优势,积极利用各种历史机遇和发展机会。比如推进党建引领产业脱贫,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特色农业、鼓励引导动员等多方面工作。

发展现代农业,扶贫攻坚工作涉及面广,应怎样分工合作?牛润霞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引导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和完善扶贫模式,动员鼓励引导,培育更多拥有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经济组织。助农企业可引导贫困群众在参与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的产业发展中提高收入,走出一条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凝聚合力发挥特长

发挥国企的责任担当

近期,陕西省国资委建立了助力脱贫攻坚合力团,结合企业自身优势进行产业扶贫,主动落实确定帮扶产业项目。

牛润霞表示,这样的方式特点突出、富于创新,体现了其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方面的实践担当和社会责任感。“合力团”结合特长,发挥主动性和实力优势,与帮扶对象积极对接,主动落实帮扶产业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企业良好发展。依托各自优势产业扶贫,结合不同地区的产业布局,推进现代农业、旅游、电商等扶贫项目建设,既有利于帮助脱贫,也有利于企业更加熟悉市场和“三农”现状。

她表示,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农户协同推进,更需要多种途径“造血”,有创造性地凝聚合力,动员优势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特长,履行社会责任。扶贫更要扶智,建议通过内外合力的内生式发展方式,把扶贫和自身发展相结合,利用好当地人文、历史、农业、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式扶贫。加强培训和指导,帮助贫困户学习进步、提高技术水平,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本版稿件由华商报记者 黄涛 采写

新闻推荐

零元购机 手续费全免 中国联通推出40款分期手机

iPhone8新品的上市引发了果粉们的极大关注,新品也出现了史上最高定价。随着预售的热度增高,一则优惠信息也随之浮出水面:“购手机零首付零利息,手续费全免。同时,申请简单、额度高,40款终端任您挑,其中...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石英: 脱贫攻坚“合力团”开创新模式 扶到了根本 见到了成效)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