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百多年前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是世界文化史的一件大事。在后来的十几年间,洞藏经文流失殆尽,莫高窟壁画及雕塑被盗,成为国家的奇耻大辱。时值清王朝风雨飘摇,即将倾覆,无暇理会这些文物,国宝之类的事,只有几个文人才子痛心疾首,发出“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的感叹,说这话的就是著名的文史大师陈寅恪。
藏经洞是谁发现的?莫高窟一个名叫王圆箓的道士。经文流失到哪儿了?大部分的精华被王道士卖给外国人了。于是敦煌国宝被窃取,王圆箓监守自盗,十恶不赦,成为了这桩公案的定论。本世纪初,一位文化名人在其描写敦煌的《道士塔》中,还对王圆箓极尽挖苦抨击。
历史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近,由陈华创作的长篇小说《敦煌道士》出版了,为我们还原了这段历史的本来面貌,用史实及丰富的文学联想道出了百年前发生的悲剧的来龙去脉,让我们见到了一个背负百年骂名的敦煌道士的真实面目。
作者将主人公还原到一百多年前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环境恶劣的敦煌莫高窟一个卑微道士的境遇。王圆箓原籍湖北麻城,流落陕西,被抓丁而从军肃州,后来到莫高窟投奔太清宫道长作了一名道士。道长死后他接替了道观主持。这样一个出身贫苦,没有多少文化的人本质上还属良善之辈。他的最大愿望就是修缮太清宫,延续师傅的香火。为此他不辞辛苦,四处化缘,坚持不懈地修楼起观,从不贪腐化缘得来的银子。自然,王圆箓也有他不可避免的弱点和陋习,如狡黠,猥琐,使些小伎俩哄骗一下施主,徒弟等等。但总的来说还是个操行过得去的人。
藏经洞的发现说起来是个偶然,但也是必然的。从书中的描述得知,王圆箓为了修道观,清理了千年的积沙,一次偶然用烟锅敲墙壁发现了经洞。更要紧的是王圆箓掌握了藏经洞的发现权,以他的智力,品行,好恶,能耐进行了分配,才演绎出后来敦煌经文的遭遇与归属。幸?还是不幸?有罪?
还是有功?
当王道士感觉出了千年经藏的价值后,首先想到的是,应该交给官府和朝廷。有觉悟吧!有国家意识吧!但他的行动屡遭官府和朝廷的推诿拒绝之后,该怎么办?作为一个处在天老地荒识字不多的半路出家的道士,能要求他像卞和那样拼死献出绝世珍宝和氏璧吗?何况他有一个修楼建观,延续师傅香火的宏愿,只要能换来银子就干!于是开始了与“洋唐僧”的交易。他认为,当年唐僧不远万里去西天取经,与如今“洋唐僧”来东土取经是一个道理啊!这个粗看是幼稚可笑的想法,其实包含了朴素的真理,文化遗产是属于全人类的。
作者在小说中做了一个统计,藏经洞共发现五万多卷经文图册,其中两万多卷被“洋唐僧”“取”走,八千多卷朝廷派员运往京城,两万多卷流散民间或被官员私分。如今流往海外的两万多卷基本在各国的博物馆,图书馆完整保存,而留在国内的却大部分散亡了。
作者在书中为王道士设计了晚年时的几段感慨,说的是,自己如果当初知道官府朝廷如此糟蹋经卷,还不如全部都给了斯坦因。无论道士当年真的有没有这种想法,这样的设计在逻辑上是讲得通的。末世的腐朽,专制的骄横,是敦煌国宝悲剧的祸根。就算当时几个有识之士痛彻心扉地疾呼抢救经卷,为什么不亲力而为呢?为什么只派了傅委员这样的贪吏带一队颟顸兵丁去押送八千卷经卷,使其惨不忍睹地遭到损毁及瓜分呢?书中描写王圆箓亲眼见到斯坦因等所谓的帝国主义分子,精细地阅卷收卷,爱护备至,怎能不发出悲凉地感叹呢!
这部长篇小说越读到后面心情越沉重,即便是作者有意假借主人公抒发当今视野的胸意,也是十分可贵的。“文学的虚构往往比历史更真实”,我猜想,《敦煌道士》要告诉人们的是:王道士善良,敬业,无贪,世俗,有些小智慧,还兼有狡黠,猥琐的习气,他是一个普通平庸的帝国子民,他无意间发现了举世震惊的文化瑰宝,又无奈地使其走向世界,罪耶?功耶?他不过充当了末世悲剧的替罪羊。
敦煌是甘肃的一张名片,进一步宣扬推广、打造建设文化敦煌,将是甘肃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近些年,敦煌在设施建设方面已取得公认的成绩,但在文化建设方面仍有巨大空间。从这方面看,长篇小说《敦煌道士》的出版的确可喜可贺,希望文化部门加大对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和创作的力度,使这张名片更加靓丽,更加具有魅力。
新闻推荐
陕西榆林产妇跳楼身亡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涉事医院和产妇家属虽各执一词,但毫无疑问的是产妇在跳楼前承受了难以忍受的临产痛苦,因此剖腹产、无痛分娩等也成为此次事件中被聚焦的关键词。据公开资...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