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新规,规定高校家庭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其中指出,在外租房、经常出入网吧者不得纳入贫困学生之列。
(8月30日《华商报》)高校贫困生的认定一向很敏感,究其原因,一来,“贫困”的帽子直接关乎学生的自尊心,稍有不慎,就会招来多方的反感;二来,贫困生的认定与各级、各项贫困补助直接挂钩,而一旦牵涉利益划分,自然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三来,过往教育部门和部分学校出台的认定标准多有不妥,已在学生和公众心中形成了“不靠谱”的固有印象。从网友的反应来看,此番陕西省教育厅等部门出台的贫困生认定新规,吐槽是多过点赞的,争议的焦点就在于“经常出入网吧者不得纳入贫困学生之列”这一条。
有反对者认为,网吧的消费并不高,算不上奢侈消费,把“常去网吧”列为贫困生认定的“一票否决项”未免过于严苛。再者,这也给贫困学生查找资料带来不便,会影响贫困学生的学习。此外,“经常”这一标准也过于模糊,执行起来并不容易。照此来看,这似乎又是一条“不靠谱”的规定。
那么,这条新规究竟靠不靠谱呢?不妨摆一摆事实来讲讲道理。先说网吧消费高不高问题,老实说,现在的网吧真心不便宜。如今,过去阴暗、脏乱的网吧多已升级为“网咖”,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服务水平均堪称高档,对应的便是收费也贵,有的一小时要十几元,一晚上不花个几十上百根本下不来。多了不说,一个月去个七八次,一些贫困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可能就没了。这样的学生,如果再认定为贫困生,恐怕难以服众。
接下来,此举真的会影响贫困生的学习吗?不见得。如今,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可以上网的手机,拥有个人电脑的也不在少数,学校的图书馆等处也多会提供电子阅览室等上网场所,这些足够满足贫困生查阅资料等学习所需。再者,不必讳言,大多数学生去网吧的目的主要就是娱乐,真正去学习的有几个?若真要学习,在学校不比在网吧更合适、更有氛围?恐怕大学生更看重的,还是网吧网速快、环境好等适合玩游戏的“氛围”吧?而“经常出入”网吧,把过多的时间用于玩游戏,影响学习和生活不说,更让人担心是,一旦犯上“网瘾”,问题就严重了。在这方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曾有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瘾问题日趋严峻,80%中断学业的(包括退学、休学)大学生都是因为网游成瘾。而网瘾之于贫困生,显然是尤其受不起的伤害。
最后,“经常”很难界定吗?也不见得。谁经常去网吧玩,周围的人都心知肚明,班主任或辅导员只需稍做一点调查,就可以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只要规定明确“经常”对应的次数标准,两者一比对,谁“经常”去网吧,谁“不经常”去网吧,一目了然。
显然,“经常出入网吧者不得纳入贫困学生之列”,不失为一条具有针对性的硬性制约。实际上,如果埋头苦读,短短几年的大学时光,恐怕都不够用,哪还有时间“经常出入网吧”?对于真正有志于成才的贫困大学生,这其实都算不上制约。从另一个角度看,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会有“寒门出贵子”的圆满结局,从某种意义上说,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贫困生在性格上的问题会更多些,更需要精心呵护。此举有助于引导贫困生把更多精力和时间用于学习、发奋读书,对贫困生有百利而无一弊。
可以说,如果真的是站在贫困生的角度看这一规定,就会体会出其中蕴藏的善意、爱意。对这样的规定,公众应从多元角度来审视,少一些盲目批判,多一些理解宽容。当然,如果教育部门、学校能够在制定认定贫困生的政策标准时,多听听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的意见,多结合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结果自然会更符合实际,更公平公正。
新闻推荐
这枚银牌足以载入陕西水上运动史册 ——写在陕西赛艇队夺得亚军之后
本报特派天津记者王戈华8月30日上午的天津海河吉兆桥段赛艇赛区,风和日丽。当8名身穿陕西代表团领奖服的帅气男孩走进领奖区,瞬间引爆了热烈的欢呼声、喝彩声,一名队里的女同事更是激动地给队员一个...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