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留学生白婉淑 来自外国的“陕西人”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7-08-14 02:18   https://www.yybnet.net/

白婉淑(右一)带领“2017年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暨中国越野拉力赛”的赛车手参观博物馆

暑假期间,白婉淑在陕西省文物局实习

白婉淑已完全融入西安这座城市

他们并没有忘记中国,也没有忘记陕西。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圈子内,却顽强固守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沿袭秦地风俗而始终不易,坚持秦腔秦韵而乡音不改。他们就是100多年前从中国的陕西、甘肃等地迁徙到哈萨克斯坦等中亚一带定居下来的“陕西村”“甘肃村”人。在当地,他们被称作东干族。

如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开展陕西与中亚国家经济交流与合作,需要一大批既懂汉语又懂中亚国家语言的人才。于是,大批的东干族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深造,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新使者”。

一次旅行选择留在西安

一袭漂亮的连衣裙,高挑的个子,一口地道的陕西话……如果不是坐下来面对面地与白婉淑交流,记者或许都以为她是正宗的陕西“乡党”。但她并不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应该说是来自国外的“陕西人”。“虽然我的家不在这里,但我的根在陕西,而且我也很喜欢这里。”在与白婉淑交谈的过程中,她说,对于陕西的喜爱并非是她个人的感触,她的家人以及同乡,对陕西也都特有好感。

1990年出生的白婉淑,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市,而与其他哈萨克斯坦人不同的是,她有着一张古老东方陕西人的面孔。“我初来陕西的时候,我的很多同学朋友都说我长的不像中亚人。”面对这样的疑问,白婉淑笑着说,她是哈萨克斯坦的东干族陕西村人,所以从源头上来讲,她的祖辈也是陕西人。

东干族,是中亚地区的一个特殊民族——他们自称“回回”或“中原人”。是19世纪下半叶,为躲避战祸的部分陕西人、甘肃人,分批迁移到中亚的回族后裔。然后逐步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定居下来,并且形成了“陕西村”、“甘肃村”。十月革命后,1924年苏联进行民族识别和民族划界时,将他们定位“东干族”。而“东干”一词就源自突厥语qurupqalghan(意为“定居者”)或donan(意为:回来)。

“因为父亲会经常去陕西西安,所以我从小对西安还是挺向往的。”白婉淑说,2013年随父母来西安旅游的白婉淑,在见过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华清池等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之后,她决定来西安求学。“到西安来上学,家人还是非常支持的。”当年她就考入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当记者问为什么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时,白婉淑说,要了解自己的先辈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就要从了解当地的语言和文字开始。“而且我们那里还有句俗话,‘要了解千年前的中国,就要到陕西来\’。”

不同的文字相同的风俗

“他们(指东干族)在把自己完全融入俄罗斯人民的政治和经济活动之后,他们并没有忘记中国,也没有忘记陕西。与俄罗斯人交流,他们说俄语、写俄文,但在属于他们自己的圈子内,却顽强固守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沿袭秦地风俗而始终不易,坚持秦腔秦韵而乡音不改。”这是《万里独行——探访中亚陕西村》一书的作者陈琦在文章中的描述。而这样的描述也得到了白婉淑的肯定。

“至今我们那里还把父亲称作大,蚯蚓称游蜒,蛇称长虫。”白婉淑说,她在西北大学学习期间了解到,虽然她们那里依然保留了陕西方言中的词汇,但是很多还是以“老话”为主。比如他们把政府依然叫做“衙门”、警察称作“巡捕”、将路费称为“盘缠”、印刷叫“拓”、学校依然称作“学堂”。

白婉淑告诉记者,虽然东干人离开祖国、离开故地已经100余年了,但是东干人却将陕西古老的传统文化依然很好的坚守了下来。“我们不仅保留传统婚俗和剪纸、刺绣、歌谣等民间艺术,而且陕西的方言我也是能听懂的。”白婉淑说,虽然陕西话能听懂,但一些新的词汇她依然不懂,并且还经常产生误解,需要重新学习。白婉淑的同学李雷也说,“从她这里我也了解到了陕西传统的文化艺术和风俗,有时间真想去她们哈萨克斯坦的‘陕西村\’那里转转。”

感受西安人民热情

初来西安的白婉淑面对异地的学习生活还有这些许的不适应。“我们那里人爱吃肉,而且一天要吃四五顿饭,但这里一天只有三顿,而且蔬菜居多。”但饮食、生活方面的差异,并未影响到白婉淑。因为她要把学习汉字、汉语摆到头等位置上。

“陕西村”人所使用的东干文,与我们的汉字有很大的区别。东干语是汉语陕甘方言在中国境外的特殊变体,主要融汇了俄语词汇,阿拉伯语、波斯语和突厥语部分词汇。因为时间的久远,汉字的失传,东干学者就自己创制了拼音文字。“我们东干文字过去曾以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书写,但在前苏联影响下,1954年后转用西里尔字母作为拼音文字。”白婉淑说,因为她在学习汉语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东干语只有三个声调,而汉语有四个,所以她要把每个声调都区分开来学习。

为了学好汉语、写好汉字,她就不停地读、反复地写、强行来记,直至融汇贯通为止。白婉淑说,为了学好汉语,她不停地去请教老师、和同学探讨。“在这上面,我见识到了西安人民的热情。”白婉淑说,她的老师和同学给了她很大的帮助,而且不断地纠正她的错误,陪着她学习,给她朗读正确的发音。“她的学习劲头让我真的很吃惊,比我学英语还用功。”李雷说,白婉淑经常会学习到很晚,早上也早早地起床,朗读课文,纠正自己的发音。“经常看见她在本子上写汉字,有时还会将一些字写上上百遍。”

谈起学习汉语这件事情,白婉淑笑着说道,“努力学习,多多参加社会实践罢了。”今年,白婉淑就要正式的从本科毕业了,。

做丝绸之路的“新使者”

今年暑假,白婉淑没有回家,而是选择到陕西省文物局实习。用她自己的话说,“在文物局的实习,能够帮助我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找到自己将来的人生方向。”在与她的交谈中,虽然她的发音还略显生硬,但吐字清晰、语言流畅。在她滔滔不绝的话语中,记者也快要忘记了她是哈萨克斯坦人。

白婉淑还曾经带领“2017年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暨中国越野拉力赛”的赛车手们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他们讲解陕西古老的文化遗产。“我每年回家的时候,都会讲在西安的所见所闻,介绍中国文化给我的亲朋好友。”白婉淑说,她每年会回两次家,每次回去都会有亲戚、朋友拉着她问东问西,而这时她也会将陕西灿烂的传统文化以及发展,介绍给她的亲朋好友。“而且我还会推荐他们来西安读书,也算为促进两个国家之间的友谊,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吧。”谈到自己未来的规划时,白婉淑说她现在并不是很确定是回到国内还是在中国定居、工作。“但我会继续学习,考取研究生,这算是我暂时的规划吧。”白婉淑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西北大学于2014年成立了实体机构“丝绸之路研究所”和中亚学院,针对中亚国家的特点,专门设置了中亚文明史、国际贸易、化学工程与工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汉语言专业等7个专业,积极开展中亚学生培养,集中全力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培养国际人才。近年来,西北大学已经培养中亚各国留学生1000余名,是陕西省培养中亚留学生最多的院校之一。

文/图李炜本报记者赵争耀

新闻推荐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攻关肺癌

三个跨越千年的古老中医处方,经过中医工作者无数次实践取舍,在陕西省“中西医结合联合攻关防治肺癌研究项目”又重放异彩,陕西省专家对“芦草温半汤”治疗肺癌化疗所导致恶心呕吐进行集中论证。陕西...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留学生白婉淑 来自外国的“陕西人”)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