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绣苑奇葩”露芳容 省级非遗秦绣迎来首次大展

来源:西安晚报 2017-05-18 04:50   https://www.yybnet.net/

参观者欣赏张漪湲的秦绣作品记者 尚洪涛 摄

很多本土观众也许仍记得,羊年央视春晚上,苗阜王声让陕派相声第一次走上春晚,他们的演出服也让陕西独特的地方文化——秦绣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就在昨日,省级非遗秦绣,在诞生40年后终于迎来了它的首次大展。

5月17日,“绣苑奇葩——张漪湲秦绣艺术展”在陕西美博开幕,多达149件充满独特汉唐气韵的秦绣作品被集体展出,而这背后则是75岁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张漪湲的漫漫坚守。这次展览也给了更多秦人乃至国人了解秦绣的机会。

秦绣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

相较于中国“四大名绣”的名扬天下,“秦绣”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境地——秦绣诞生在工艺美术繁盛的上世纪70年代,是陕西省为备战首届全国工艺美展而研发的新绣种。它以纱布为底,不同于传统刺绣的长针掺线,而是用真丝线在经纬网眼上施针,诞生出几百种纹样。它的诞生,结束了陕西只有民间刺绣的历史。

张漪湲参与了1977年秦绣的研发,并见证了它出口日本十余年的辉煌。但伴随西安锦江刺绣厂的停产,以及绣工离去,已经退休的她开始几近孤独的坚守。

2013年9月,陕西省政府将秦绣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百种针法“藏”在一幅作品中

这次展出的作品既是张漪湲多年心血之作,也是对秦绣诞生40年的回顾——每幅作品都有明显的秦风唐韵之气,其中最吸引眼球的是张漪湲数十年潜心制作的秦绣巨制12条屏《群仙祝寿图》——用秦绣的大气构图和纹样再现了清代同名名画,吸引大量观众纷纷留影。

老人告诉记者,这幅作品高2米、净长7米,总共用了近百种针法,群仙的每件衣服针法都不相同。去年,这幅《群仙祝寿图》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

“藏在深闺”少传人的隐忧

昨日开幕式除了拥入近千市民,还吸引到陕西省书法、非遗、美术界的许多著名学者参与。

现场,记者见到了两位曾在西安锦江刺绣厂见证过秦绣辉煌的绣工。她们回忆起过去为秦绣忙碌的岁月,以及1987年还曾参与过人民大会堂陕西厅的秦绣作品《唐乐舞》的绣制,如今这幅作品被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言谈之中,她们显露出曾经的骄傲,却也为秦绣的未来担忧,“现在好像没什么人做这个了”。

“希望这次展览能让更多人了解秦绣的美,能为秦绣的传承起到有益的作用。”张漪湲告诉记者,虽然秦绣作品频频获奖,秦绣的实用性也很强,但它的传承依然令人堪忧,这次用尽心力办展,也是希望有更多人能关注秦绣,并投入秦绣无尽曼妙的创作中。  

记者 孙欢

新闻推荐

陕西企事业单位“持证排污” 多排放多担责

  记者近日了解到,为了促进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陕西省制定了《陕西省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计划》,将通过实施排污许可制,逐步实现从污染预防到污染治理和排放控制的全过程监管。...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绣苑奇葩”露芳容 省级非遗秦绣迎来首次大展)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