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出版局、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等主办的“2016中国好书"评选结果日前揭晓,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航天育种简史》最终入选,同时该书也是西部地区唯一入选图书。在CCTV-1举行的“2016年度中国好书"颁奖典礼上,航天英雄杨利伟用了8分钟分享了该书内容。
据《航天育种简史》的策划编辑李编辑介绍,书刚开始策划时,就想选取一个我们国家现在处于领先的领域。我们的航天技术世界领先,我们的航天育种技术世界上排名第一,书的作者郭锐教授是陕西省航天育种方面的专家,在该领域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航天育种听起来离你我那么遥远,但是看了本书后却会发现离我们老百姓生活那么近,"《航天育种简史》的责任编辑赵编辑说,航天育种其实和老百姓生活很贴近,现在生活中大家可能吃到的食品就有通过航天育种技术培植出来的“太空蔬菜"“太空水果",只是大家并不知道。
《航天育种简史》作者、航天育种专家郭锐教授介绍,截至2015年,我国已经进行26次航天育种搭载实验,实验品种达5000多种,利用航天育种技术先后培育出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棉花、花生、芝麻、番茄、青椒、莲藕、苜蓿等大量较为成熟、大量推广的作物新品种。
其实,我们国家已经选育成功、推广应用太空植物,其种类和数量都已非常之多,主要分为太空粮食作物、太空蔬菜水果、太空林木灌溉、太空经济作物。
航天育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早在1987年8月,我国就利用第九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将一批水稻和青椒等农作物种子搭载上天。2006年9月,中国首颗、也是全球第一颗专门用于航天育种研究的返回式卫星“实践八号"被发射上天。这颗“破天荒"的卫星,一次搭载了粮、棉、油、菜、果、花等9大类2000余份、约215千克种子,在太空飞行15天后顺利地返回地面。
自1987年以来,不仅是返回式卫星,就连“神舟号"系列飞船、“天宫二号"实验室,也都兼有进行航天育种研究的任务,而且每次都有,从未中断。
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离不开科普图书的出版,要把民众平时并不直接接触的某个领域的知识、理论、技术、成果,巧妙地容纳到一部作品中,通俗地展示给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和各年龄段的读者,让大家一见就想读、一读就能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者在写作时注意书籍的口语化运用,很多艰难晦涩的概念,用了很多打比方。《航天育种简史》并没有单就育种讲育种,也没有单就航天讲航天,而是直接从宇宙起源讲起,一直讲到中国航天育种的广阔前景,讲到今后应当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在此过程中,宇宙起源、物质出现、生命进化、人类发展、农业历史、早期育种、太空环境、射线来源、核爆原理、世界航天、中国航天、基因变异、种子知识、当前成就、未来展望……逐一讲清楚。
据了解,《航天育种简史》最初取名《天之骄籽》,后觉得不够形象,改为现在的书名。《航天育种简史》的少儿彩绘版书稿目前已经完成,正准备出版。
新闻推荐
韩勇讲话5月16日,省政协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记者杜静波摄本报讯(记者原登荣)5月16日,省政协召开会议,专题传达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精神。省...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