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西安市 铜川市 宝鸡市 咸阳市 渭南市 延安市 汉中市 安康市 商洛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陈炉“瓷壶”

来源:商洛日报 2017-04-26 10:02   https://www.yybnet.net/
  一提起陈炉人,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说“瓷壶”。话说得重的像打雷,足以说明陈炉人实诚的那股劲。

  “瓷壶”的称谓,是褒义还是贬义,好像说不清。一些陈炉人到外地,往往就说自己是陕西人或铜川人,怕人拿“瓷壶”说事。我这人属于哪壶不开提哪壶,甚至为自己是陈炉人而颇有几分骄傲。

  一次,我在自我介绍中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是地地道道的陈炉“瓷壶”,气得同学打了我一拳头,“你,真拿你没治。”“以后大家就叫你瓷壶吧。”我说:“瓷壶,好啊。”首先说明陈炉人心灵手巧,能把山石泥坯子烧成瓷壶,哪里人有这本事?其次,瓷壶说明陈炉人表内如一,自然淳朴。要是哪里人混不下去了,来陈炉准能讨口饭吃。特别是生产的“倒装壶”堪称世界一绝,水从壶底下面倒进去,然而从壶上面倒出来,奇怪吧。

  陈炉是一个因“陶炉陈列”而得名的古瓷镇。这里起起伏伏沟壑纵横,既无南国的峻秀之美,也没有北国的雄壮之势。在这块不平整的土地上,先祖不知何年何月,在自己的脚下踩出了丰厚的陶土与煤炭。从此,他们便用陶烧瓷,年年月月,世世代代,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耕耘着这一方天地,讴歌着他们顽强的生命与意志。八百年炉火而不息,堪称人类陶瓷史上一绝。

  瓷是故乡人的根,故乡人的命。从我记事起,老人们就常说,我们祖祖辈辈与瓷生死不离。瓷是故乡人的招牌,也确实让这里荣耀过,辉煌过,关中有句顺口溜:谷雨前后下一点,到陈炉镇买大碗。说明庄稼人丰收在望的喜乐。也正是这些目不识丁的陶匠,用那一双双灵巧的双手,在那古老而又原始的作坊里,以他们独特的智慧去感悟创造了中国民间手艺。那淳朴而善良的先祖们,把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把他们的整个人生,也都一起融入了那与他们世代相依的陶瓷之中。因而,便有了那“巧如范金,精比琢玉”的精美之器。从此,这里便呈现出了瓷窑林立,人欢马叫,烧瓷贩瓷,瓷儿作响的人间胜景。同时,也孕育了古镇文明。

  瓷是故乡人白天的太阳,夜晚的月亮。它无处不在,窑洞是瓷的,墙是瓷的,路是瓷的,家里的摆设是瓷的,日常生活中的器皿是瓷的,就连那一座亮晶晶的山也是瓷的,这里真可谓是一个瓷的世界。

  在外人眼里,家乡的人也是“瓷”的,“瓷壶”便是陈炉的代名词,其实,我们都很喜欢它,因为,它的外表是故乡人精心设计和装饰的,斑斓多彩,它的内心却虚怀若谷,表里如一,淳朴自然,庄重典雅,宛若君子,这些不正是家乡人的写照吗?

  聪慧、勤劳的故乡人又是浪漫多情的,闲瑕之余,他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品着酽茶,谈天说地,喝着浓烈的酒,吼着地道的秦腔,自娱自乐,好不安逸。就连那些上了岁数的老人,他们心闲了,嘴却不闲,眯着那昏花的老眼,嘴里却哼着那美妙动听的酸曲,那歌声或古朴苍凉,或激越昂扬,其旋律跌宕起伏,令人荡气回肠。

  遇上过大年,窑神爷生日,会市,他们都要焚香敬神,唱大戏,此刻陈炉就更热闹了,鸣鞭放炮,鼓乐齐奏,震耳欲聋。绕竹马、跑旱船、抬花轿、耍狮子,各村穷工极巧,争艳斗丽,无一雷同,各怀绝技,大闹社火。他们豪情奔放,神气十足,个性飞扬,真乃是天人合一,似乎这正月醉了,小镇疯了。

  那硕大的缸、盆、碗以及日常生活器皿,给人的感觉就像故乡的人一样亲切、自然。那质朴的民间意趣中呈现出了浑然大气,那土得不能再土的纯手工制作,却又完美、典型地展现了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同于其他地域的另一个方面。也有许多迷人而神奇的传说,闲睱时,从大爷大伯的烟锅里磕出一个又一个,就连老奶奶的线笸箩里还不知盛了许多“什么铁链栓窑神”,什么“雷公造碗”,什么“晋文公火烧飞云岭”,什么“陈炉有个细胳膊”,什么“喇嘛神针钉罗汉”……这一个又一个或真实、或虚构的传说,却又一次印证了他们精明强悍、有胆有识、非同凡俗的大气,表现了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同时也为这古老的文明之镇增添了更多迷人的色彩,让人感觉陈炉真是不同凡响。父亲14岁小学毕业进入工坊,16岁学成一副好手艺,让同龄人羡慕不已,百里挑一便和母亲定下了婚事。远近的人都乐意把女子嫁给从事手工陶瓷的小伙,因为这会让老丈人、丈母挺起胸膛骄傲地夸口:“瞧,我那女婿娃多么不一般,是个匠人啊!呵呵……”

  陈炉的瓷美,人美,景也美。登上炉山之巅———南堡,放眼古镇,蓝天白云下便会呈现出那一层层、一排排密集错落、鳞次栉比的砖窑房舍,微波荡漾的泥池,蔽日的绿荫……其景色甚为壮观,若夜临,看小镇,萤萤然,灯火万千;月光下,静景沉壁,蛙声一片;村如迷宫,迷途难返;若久雨云散、阳光初照,大雾迷漫,雾在镇中,镇在雾中,若隐若现,恍若仙间,竞让多少世外人而惊叹;“炉山不夜第一景,泥池水镜陶容生,石罅玉柱丰年兆,层洞错杂宛花城。四堡撑天遥相望,周陶宗古迤长兴。古刹密集琼云护,烟霞彩屏话丹青。”这就是古人为我们家乡写得一个最真实的写照,呵,美哉陈炉!

  在这荣耀瓷的后面,更多注入的是故乡人的艰辛。从年轻十多岁到四五十岁,一线的陶匠们便落下了腰酸腿痛的病。从开采矿物质———磨成碎末———制成泥———做成胚子模型———打磨修饰———上釉子———检验———烧制等,一件陶瓷成品足足十几道程序,每道程序工人都要通过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我从小跟随父亲在工坊里长大,感到父辈们养家糊口的艰难、世事的心酸。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陶瓷作业的繁重体力劳动早已不再重现。陈炉新一代能工巧匠走出了封锁的大山,被高薪聘请到外地,传扬故乡的陶瓷文化;即使留在家乡的陶瓷艺人也有自己的作坊,摆脱了繁重的手工操作,只是在“精”和“巧”上下功夫,招资引商,吸引游客前来参观,学习陈炉陶瓷文化,发展旅游事业。

  陈炉陶瓷的辉煌早已被岁月的尘埃湮没,所剩无几的古迹也在那一阵动荡岁月过后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一片惋惜。但陈炉仍是陈炉。如今春和景明,百废待兴,那一个个民间作坊就像雨后春笋,破土成长,他们要“和”天下“能和”之人“陶”天下最精最美之器,还要让陈炉成为一个自然风光美丽而又独特的集休闲、研究、观光为一体的避暑圣地,再造陈炉的鼎盛与辉煌。

  陶瓷辉煌的历史仿佛还在我的眼前,我常常想起小时跟随父亲在工坊里玩泥巴戏耍的情景。特别是在下夜班回家的晚上,父女俩一前一后走在蜿蜒陡峭的瓷瓦山上,环顾四周千家灯火,万家通明,好一个不夜小镇;俯视陶瓷作坊片片相连,听着层层泥池青蛙欢叫,此起彼伏;陶瓷工匠们你来我往,夜以继日;男人们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吼秦腔,唱炭窑,跟白天一样热闹。

  如今我不再和陶瓷结缘,但我像我的父辈一样老成厚道。叫我“瓷壶”也是当之不愧。(许秀琴)

新闻推荐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暨孙思邈医院举行开诊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见习记者尤龙)3月16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暨孙思邈医院在新区举行开诊新闻发布会。相关人员就医院名医坐诊情况、特色中医疗法、收费标准、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相互...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市总工会2017-05-24 09:21
猜你喜欢:
评论:(陈炉“瓷壶”)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