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更有一个难点,实话不宜多讲或者不敢往深里讲,而能引起听众共鸣的又恰恰需要实话实讲。好在读书这个话题相当宽泛,可交流的层面无限广阔。这又出现一个问题,太宽泛了难免老虎吃天没处下爪。所以我发微信感慨道:读书是精神上的吃饭,吃饭是生理上的读书,本是人生常态,有什么好谈的……参照领导讲话“我今天只说三句话”这一经典模式,我也就谈个三点读书体会,或者说谈三点我对读书一事的看法,交流大家求同存异。
第一点是我们中国人读书偏重功利色彩,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啊颜如玉啊之类,指科举时代读书是通往仕途的唯一桥梁,当上官了又有钱又有好女人。现在依然如此,读书是为了考上名牌大学,终极目的与古人一样,不说也罢。大家心里都这么想的,说出来却是为了建设伟大祖国。这种状况既合乎天性又违背情理,以其强大存在而没法讨论,索性搁置起来不去讨论。一句话,我们自小就被家长老师要求只读有用书,于是导致相当的中国人要么单调古板,要么老于世故,过早地丧失了天真质朴活泼可爱,直接负面效应就是滞缓了科学艺术进步。科学艺术的发展前提是自由思想,自由思想又根本来源于自由阅读,或曰兴趣阅读。
因此第二点,我这里主张多读无用书,指那种当下甚或永远都不会带给你世俗好处的书。这种无用的书,一定很有意思,让你一读就想读完。毛泽东说没有读过五遍《红楼梦》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则偏爱武侠小说,你能看出伟人读书与其伟业有什么必然关联吗?恐怕不易说清。但是这类没用的闲书,熏陶了他们的迷人风采与卓越谈吐。因为所谓文学书,就是我这类家伙杜撰出来的“闲书”,为读者打开了人性奥秘的文学书。认清了人性,也就是把脉了他性与自性,你便知道了如何与人相处。国家性呢,不过是人性的极大化罢了。
照我如此说来,读有趣的闲书还是有了功利色彩。其实也是必然的,正如佛学理论所说:如此后果盖有前因。人的貌相乃父母所赐,但是眉目神采却由读书造就。我们接触一个人,三两句话,一两个细节,便知道此人爱不爱读书,爱读书又主要读的哪类书。其脸其色,明确无误地显影着他或她的阅读书目。若是亲切可爱,谦和又雅致,我们就非常喜悦。反之,一分钟交往也嫌漫长。如此风度,毫无疑问,是阅读“闲书”滋养出来的。
第三点亦即最后一点,我建议诸君每天读书一小时。生活节奏快,人人又染上手机刷屏瘾,又都热衷于追求实惠,所以划拨过多的时间用于读书,显然不切实际。十五分钟读经典,永远记住其中的一两句话,慢慢品味,无须参考专家解读。比如《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说的“多藏必厚亡”这句话,意思是过多的拥有一定同步导致过多的丢失,实在是真理啊。你获得巨大财富,自在感与安全感就迅速下降;你得到很大权力,普通人的自由顷刻丧失。知道了这个道理,那么假如发生这样的事,比如工作是你努力做的结果却是别人获得提拔,你便不会委屈与抱怨,因为你明白提拔者意味着获得荣耀的同时也获得了风险,而你仍一如往常地,靠着为人民服务拿工资养家,心安理得快乐依然!
另外的四十五分钟大可乱读一通闲书,小说啊历史啊之类。就算是一本专门讲述郁金香历史及其栽培技术的书,只要你觉得有意思,你就只管阅读好了。每天读书一小时,等于每天度过一小时隐士光阴,等于每天安安静静地,自私自利地享受一小时纯粹的自我存在感。如此坚持三个月,气质肯定起变化,胸襟也会不知不觉地开阔起来。遇人处事不用说,愈加从容自如了。
瞎说一阵,信不信由你。谢谢大家!
(作者系著名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黎)4月26日是第十七个世界知识产权日,记者从省高院获悉,去年全省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达1934件,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 当日,省高院公开宣判了三起知识产...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