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
武威(凉州)在历史上商贸曾极为兴盛,但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其东西方贸易重要中转站的功能渐渐消退。不过,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2014年底甘肃省在武威成立了保税物流中心,武威从内陆闭塞地区摇身一变,再次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有缘再续写2千多年前的辉煌。据了解,通过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能够直接实现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五国的商贸“通达”。今年年内,由武威抵达伊朗、俄罗斯、波罗的海和德国汉堡的国际货运铁路专列将开通,正式打通武威连接亚欧大通道。
敦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近年来,在建设国际旅游城的实践中,市委、市政府充分依托“敦煌文化”的丰厚底蕴,对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结构布局等进行了重新审视,不断地赋予城市建设以新概念、新内容,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城市建设的三种新意识。一是开放意识。要把敦煌作为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来考虑,作为一个国际旅游名城来考虑,作为西部旅游黄金路线上的结点城市来考虑,用世界的眼光定位敦煌、建设敦煌、管理敦煌,努力把敦煌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际旅游名城。二是特色意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主要街道、公路沿线、景区内外的建筑外观、色调、绿化、美化都进行设计包装,充分体现历史的继承性和艺术观赏性,突出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城特色,使城市建设与敦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环境相协调。三是精品意识。凡是城市建设项目,小到一块道牙砖、一幢建筑物,大到一条街,从设计到施工、从基础设施到地面铺筑物,都精心设计、精品精做,建成精品工程。
嘉峪关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立足“精品丝路、绚丽甘肃”,以丝绸之路文化、华夏历史文化、长城文化、边塞古城文化、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主要内容创作,园区分为丝路文化、华夏历史、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等多个大型文化主题区,包括十几个大型主题项目和大量的相关配套项目。这些主题项目将历史文化与高科技的表现形式完美结合,将丝路文化和华夏历史文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游客面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嘉峪关市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节点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定位,扩大嘉峪关乃至甘肃旅游的辐射半径和影响力。
河西走廊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和国家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从古至今,这样的联系就没有断绝过,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河西文化将引领丝绸之路文化的复兴,实现沿线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和经济振兴。
六、河西文化必将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巨大的推动力
河西是一个土壤肥沃、水草肥美的农牧区,也是一个蕴藏着无数宝藏的矿区,祁连山中储藏了丰富的金、银、铜、铁等矿石,可以说,在广大的河西走廊,从戈壁到深山,从中心到边缘,遍地都是宝。河西地接西域毗连中原,不仅是战略要地,还是文化上的过渡带,也是往来贸易的中转站。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直接决定了它的商业地位。自古以来,河西多为商贾云集之地,其各行各业的发展,无论其兴盛还是衰败,总是带有东西文化的印记。
在历史上,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河西文化的形成,对河西本土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的推动力。
从汉代开始,无论是东来的还是西去的,其人、货都要通过“咽喉之地”的敦煌集散,在海路尚未发达之际,河西实际上扮演了中西陆路贸易的大商埠,敦煌则是“华戎所支一大都会”。
三国时,河西商业尤以酒泉最为繁盛,设有东西二市,与羌胡进行交易。
隋代与西域各国的贸易关系更为密切,当时的贸易中心在张掖。公元908年,隋炀帝亲自到张掖,接见西域二十七国头领,并巡视互市的情况。
大唐帝国以河西为大本营,在西域设立了安西都护府,三万多军队长期驻扎西域,与当地的居民保持了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一百多年间,河西一直是内地与西域商业往来、文化交流的中心。据不完全统计,那时,通过河西而长住于长安的商人多达四五千人。文献记载,古山丹城内六十个街市,突厥人、印度人居住在这里的人甚多。
宋元时期,河西虽为西夏及蒙古等族所占领,但在牛、羊、马与丝绸、珠宝以及日用品的交易上,仍然是很频繁的。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冯胜收复河西,设甘州、凉州、肃州、山丹等卫,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嘉峪关作为中外巨防,西域入贡的使臣及羌胡的商业贸易,多集合于肃州。到了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因吐蕃的侵扰,遂闭嘉峪关,断绝了中外往来,河西的商业也逐渐萧条。
到了清代,禁止贸易交流的物品的范围逐渐取消,后来又与俄罗斯订立条约通商肃州,在嘉峪关设置关税监督,征收洋货税款。此时,在河西经商的以山西、陕西和本地商人为主,冀、鲁、豫等地的商人也不少。山西商人多经营绸缎、当铺、汇兑;陕西商人多经营药材、鸦片;本地商人多经营粮食和土特产。
酒泉市志资料记载,清雍正八年至乾隆元年,仅酒泉一地,就有当铺七十九家。清末武威有大当商六家,小当商七家;张掖有大当商六家,小当商五家;其他各地有大小当商均不下三五家。当铺是一种本大利多的生意,在河西,资本最多的当铺有银五万至十万元,他们每年向政府交纳“当帖税”银五两,就受到官方的保护。有人生活无着的时候,就把自己的物什抵押给当铺,等有钱时再去取赎。无论何物,只能当得物什价值的三分之一,候赎的期限,有大、小当之别,大当期限两年,实际期限只有20个月;小当期限一年,实际期限只有10个月,过期不赎,由当铺出号拍卖,官府规定大当利息三分,小当利息五分。后来也有大当五分、小当八分的。在青黄不接的年关之时,农民为了交款清债,逼不得已,把生产农具典当抵押,以救燃眉之急。
历史事实证明,文化的孕育,一定会成为经济的推动力。
另外,从地理上看,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走廊伸入我国大陆腹地,夹在蒙新高原与青藏高原之间,在自然地理区划上属于我国典型的西北内陆干旱气候区。得益于祁连山冰雪融水的滋润,走廊内发育了片片肥沃的绿洲。而戈壁、草原、绿洲间分布的空间形态,为不同民族文化的入居、成长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从东西方向来看,南北走向的大黄山(焉耆山)、黑山又将走廊自东而西分割成以武威、张掖、敦煌绿洲为中心的东、中、西三个既独立又联系的地理单元,这种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为河西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地域条件。历史时期河西地域分分合合,统治民族代有更替,促使河西文化不断地发生分异与重组,使其更加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成为这块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的力量。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河西文化的根基,把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成嘉峪关特色文化旗舰
自古以来,河西走廊就一直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中西交通的孔道、民族交往和融合的舞台,世代生活在这片绿洲上的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在生动记录他们历史的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尤其是那些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等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更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浓郁的地方特色,传承着河西各族人民独特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成为我们今天弥足珍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因此,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河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纵观河西走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它已成为河西文化的根基和精髓。
嘉峪关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虽然建市较晚,但早在五千年前祖先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文化。嘉峪关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精湛绝伦的民间艺术,是嘉峪关文化的宝贵遗产和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展开,嘉峪关这个以雄关命名的城市,其巨大的潜能正在被发掘,无论从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还是对现代文化建设而言,做好一座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非遗保护是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1313工程的一部分,任重而道远,近些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始终得到市委市政府、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高度重视,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现已建立起各级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体系。
2009年8月19日,市政府公布了嘉峪关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嘉峪关故事传说、嘉峪关民间小调、嘉峪关地蹦子、大轱辘车制作技艺、嘉峪关烤肉串烤制技艺和嘉峪石砚制作工艺,共6个项目。
2010年7月22日,市政府公布了嘉峪关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嘉政发〔2010〕25号):新城酿醋工艺、嘉峪关霸王鞭和嘉峪关宝卷,共3项。
2011年9月16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嘉峪关故事传说、嘉峪关民间小调、嘉峪关地蹦子和嘉峪石砚制作工艺,被列为省级名录保护项目。
2014年8月20日,嘉峪关市组织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会,邀请了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柯杨,省文化厅非遗专家刘卫华参加了评审,并举办了嘉峪关市首届非物质文化论坛,经过专家论证,大漠风雨雕石艺画制作工艺、嘉峪关灌猪肠制作技艺、嘉峪关文殊镇婚嫁风俗、嘉峪关芨芨草编扎工艺 、嘉峪关烧壳子制作技艺、嘉峪关楹联习俗、嘉峪关锁阳油饼子制作技艺、嘉峪关麻腐饺子制作技艺、嘉峪关面筋制作技艺、嘉峪关油饼卷糕制作技艺等十个非遗项目入选市级项目。
2015年12月,嘉峪关市召开了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会,嘉峪关剪纸工艺、嘉峪关泥塑制作技艺、嘉峪关新城五粮酿酒工艺、嘉峪关雨鸣洲涮羊肉制作技艺、嘉峪关鲍福记羊肉粉汤制作技艺等五个项目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能反映当地历史文化,艺术文化价值。
第一,嘉峪关附近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先秦时代,在这里生活过的民族有羌、戎、月氏、乌孙等,之后有匈奴、鲜卑等民族在这里活动,至唐代后期为吐蕃所据。上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间歌舞。唐朝以后,从外地迁居来的汉民族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当地流传着“唐朝的埂子,汉朝的地”的说法。
第二,在嘉峪关新城的戈壁滩上,坐落着数以千计的古墓,它们是历经几个世纪所形成的。从目前发掘的10余座墓葬来看,它们下葬于曹魏、西晋、五凉时期,即公元三世纪初到五世纪中。较大一些墓葬的墓主人具有郡县级文武官阶和地方豪绅的身份。砖壁画内容丰富,有农耕、采桑、畜牧、井饮、狩猎、屯垦营田、宴饮、奏乐、博弈、出行、营帐、车舆、丝束等。这应是我国丝绸之路上的一部百科全书,为研究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风俗及农牧外交、气候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魏晋墓砖壁画,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客观纪录。
第三,长城的修筑是历代长城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纷繁的历史岁月中,生活在长城脚下的居民们,以长城文化——嘉峪关关城为基础,以嘉峪关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为依托,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创作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如《嘉峪关传说故事》《嘉峪关小调》等,表达出人们不畏艰苦,与恶劣自然环境斗争的顽强毅力和劳动智慧,既描绘出历史的演进,又刻画了特定时期的社会面貌,它们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目前,嘉峪关市拥有省级项目4个:嘉峪关故事传说、嘉峪关民间小调、嘉峪关地蹦子和嘉峪关石砚制作技艺。市级项目20个:嘉峪关霸王鞭、嘉峪关大轱辘车制作技艺、嘉峪关烤肉串、新城酿醋工艺、嘉峪宝卷、大漠风雨雕石艺画制作工艺、嘉峪关灌猪肠制作技艺、嘉峪关文殊镇婚嫁风俗、嘉峪关芨芨草编扎工艺 、嘉峪关烧壳子制作技艺、嘉峪关楹联习俗、嘉峪关锁阳油饼子制作技艺、嘉峪关麻腐饺子制作技艺、嘉峪关面筋制作技艺、嘉峪关油饼卷糕制作技艺、嘉峪关剪纸工艺、嘉峪关泥塑制作技艺、嘉峪关新城五粮酿酒工艺、嘉峪关雨鸣洲涮羊肉制作技艺、嘉峪关鲍福记羊肉粉汤制作技艺。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市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人。
打破以往非遗传承模式,把“非遗”请出农村,邀请传承人到城市来给城里人当老师,让非遗有更为广泛的发展天地,真正实现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在市内组织了几支纪律性强、有一定舞蹈表演经验的社火队学习嘉峪关地蹦子、霸王鞭,使其成为专业展演的秧歌队,并在嘉峪关市旅游旺季,在景区、广场等地进行展演,让游客在游览名胜古迹的同时,了解嘉峪关市浓郁、深厚的民间文化;成立了嘉峪关市民间艺术团,以表演传唱嘉峪关小调为主要任务,吸引了全市民间艺术爱好者80余人参加,他们储备了嘉峪关小调20多首,并在社区及雄关大舞台演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小调的广泛传播。
结合嘉峪关建设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区的规划,选择一些与旅游结合紧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别是民间民俗文化产品和民间工艺品,使它们在抢救和保护中走向产业化和市场化。这既是大势所趋,也是抢救和保护民间民俗文化的内在要求。目前,我们已经着手将嘉峪石砚、新城黑醋、大漠风雨雕石艺画扩大生产规模,申请专利、商标,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出版《嘉峪关民间故事传说》《嘉峪关民间小调》《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学生读本》。同时,向各学校免费发放《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教材》,以普及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
大力探索新的“非遗”项目通过对市区及周边村落的走访、多次摸排、调查、验证,已发掘了嘉峪关剪纸、嘉峪关泥塑、嘉峪关羊肉粉汤、嘉峪关羊蝎子等非遗资源,计划在2015年完成第四批市级非遗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
以河西文化为蓝本,搜集一批河西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我所用,充实嘉峪关的文化基础。从古至今,嘉峪关的文化基础就是河西文化。随着华夏文明传承与保护区建设的不断升级,迫切需要完善嘉峪关的文化根基。因此,不能拘泥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概念,应该不断地扩大它的外延与内涵,搜集一批河西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改变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欠缺的现状。
挖掘本土文化,建设传承基地,把非遗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重点加工和打造一批文化品牌产品,争取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将嘉峪关市过去的所有的民间艺术、工艺、风俗、饮食做全面的调查和统计,编辑成册,包括历史发展、加工技艺、产品图典等;完善征集制度,抢救性保存和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珍贵作品。
建设嘉峪关文化网、嘉峪关文化杂志、嘉峪关非物质文化网上虚拟博物馆,加大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力度。
根据嘉峪关五湖四海的特点,着力推广一批东北、河南、四川等地的饮食、风俗、工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育一批与旅游高度融合的饮食品牌和工艺品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相关技艺得以长久传承,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传承方式和人才的培养。对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生产和消费是最佳的传承方式,结合嘉峪关建设华夏文明传承与创新区的规划,选择一些与旅游结合紧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根据嘉峪关的居民特点,着力推广一批东北、河南、四川等地的饮食、风俗、工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别是民间民俗文化产品和民间工艺品,使它们在抢救和保护中走向产业化和市场化。
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要保护,又要积极利用。要面向未来,捕捉市场生机,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利用纳入经济文化发展的格局中,重点加工和打造一批文化品牌产品,争取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推进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在不影响文化遗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前提下,可利用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商业运作。让嘉峪关民间小调与旅游市场结合,着力打造雄关宴,雄关调。组织一批优秀文艺人才,精心排练具有地方代表性的民间小调,在游客用餐等候之时,根据个人喜好点选民间小调进行演唱,使嘉峪关市的饮食文化增添一份新的内涵。古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的完美结合,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又发展了非遗,让非遗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搜集整理嘉峪关市乃至河西走廊历史上的民间艺术、风俗、传统工艺、饮食资料,为全市的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等提供基础资料。将嘉峪关市乃至河西走廊历史上的民间艺术、风俗、传统工艺、饮食做全面的调查和统计,编辑成册,包括历史发展、加工技艺、产品图典等;完善征集制度,抢救性保存和保护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珍贵作品。
创新发展传承传播手段。随着非遗项目的越多,具有共性的结合点就越多,加强区域间的项目联动,促进同类项目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丰富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根据市委、市政府大景区建设的规划步骤,建设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成为正在建设中的丝绸之路博览园的一部分,更加彰显本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浩繁而复杂、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进取,实现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八、 融入河西文化发展的嘉峪关实践
嘉峪关属少数民族杂居地区,除汉族之外,有3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158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34%,主要分布在三镇和城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不仅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而且扩大了地域文化的外延。
嘉峪关作为河西走廊的一部分,其文化特征完全承袭了河西文化的精髓,而河西走廊文化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和国家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从古至今,这样的联系就没有断绝过,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河西文化将引领丝绸之路文化的复兴,实现沿线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和经济振兴。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围绕特色文化强市的目标,嘉峪关市打造了一批具有战略布局的文化品牌,推动了文化与旅游、经济的融合,扩展了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的空间。
古丝绸之路属于全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对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并且在新时期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长城是构成中国社会文化的一个特有符号,负载着博大而深邃的文化内涵、历史记忆、民族情感。长城与古丝绸之路两个人类文化伟大遗存在嘉峪关留下了璀璨而多彩的人文景观,具有特殊的影像价值。“丝路·长城”中国嘉峪关国际摄影艺术大展的举办,正是这两种文化的交融和拓展。展览内容包括主题大展、主题邀请展和高峰论坛等。展览共收到来自国际国内的摄影家、摄影爱好者的参展作品8000多幅(组)。这样的展览是近年来甘肃乃至西北地区举办的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主题摄影活动。同时,古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摄影交流展,也成为常态展览被固定下来在嘉峪关进行。
丝路·长城(国际)音乐文化节已举办三届,在国内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丝绸之路上的品牌音乐文化节。音乐文化节进一步突出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地位,在发挥文化优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为树立音乐文化节品牌形象、品牌力量、丰富和增加了多种形式和内容。丝路·长城(国际)音乐文化节已成为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标志性的音乐节。音乐文化节还同步穿插“中贸集团企业文化展”、“中俄文化艺术融合发展中贸CVC艺术文化交流峰会”、“丝路万里行——俄罗斯油画展(列德涅夫、阿廖娜)”、“丝路长城(国际)音乐文化节丝路万里行——第二届中国蔬菜摄影优秀作品展”、“北京小百花越剧团应邀兰州出演”、“甘肃中贸柏悦爱心秦腔艺术团、爱心京剧艺术团公益演出”、“‘一带一路\’中俄文化艺术经贸融合发展推介会暨圣彼得堡俄中商务中心甘肃省推介会”等系列活动。音乐节充分利用嘉峪关特有的资源,旨在创造一台人与自然、音乐与自然和谐共容的主题音乐演出。充分发挥音乐节所带来的辐射作用,营造一个新的高品位的旅游文化亮点。让丝路·长城(国际)音乐文化节成为甘肃省在文化上的一张新名片。而作为音乐文化节的承办主体甘肃中贸集团,以打造文化产业品牌为目标,把企业的文化产业发展置身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大的背景之中,融入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社会责任之中,创新设计,大胆实践,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特别是前两届的成功举办,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在内容上不断充实,在品味上不断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中贸特色的音乐节会发展路子,小节会做出了大文章,为西北地区的音乐文化爱好者打造一场属于自己的音乐文化盛宴。
嘉峪关市从2004年开始举办国际铁人三项赛,迄今为止,嘉峪关已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举办10次国际铁人三项赛的城市。市政府与国家体育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正式签订了《2014年甘肃嘉峪关铁人三项世界杯赛合作协议》,标志着国际铁人三项赛事将第10次落户嘉峪关,嘉峪关市也将成为全国唯一连续举办10次国际铁人三项赛的城市。来自美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匈牙利中国香港、中华台北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参加。
嘉峪关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立足“精品丝路、绚丽甘肃”,以丝绸之路文化、华夏历史文化、长城文化、边塞古城文化、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为主要内容创作,园区分为丝路文化、华夏历史、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等多个大型文化主题区,包括十几个大型主题项目和大量的相关配套项目。这些主题项目将历史文化与高科技的表现形式完美结合,将丝路文化和华夏历史文明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游客面前。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嘉峪关市作为丝绸之路黄金段节点城市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定位,扩大嘉峪关乃至甘肃旅游的辐射半径和影响力。
2015年8月,嘉峪关市重点基础科研项目《 牧歌流韵》西部古代民族大型丛书编竣。这是嘉峪关市历时三年,组织省内外专家打造的一套反映丝绸之路古代民族文化的重要学术成果,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发掘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为嘉峪关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基础研究和智力支持。审读该丛书的专家认为,这是一部学术价值高、角度新颖、资料全面、图片丰富的雅俗共赏的著作,即有学术深度,也是文化普及的大众读物。
古老的历史,悠久的文化,根植于这片热土,丝绸之路文化博览会一定会吸纳历史经验和当代视野,成为丝绸之路再出发的精神家园。
(完)
新闻推荐
山丹举行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活动本报张掖讯(记者齐兴福)4月16日至17日,山丹县举行纪念路易·艾黎诞辰120周年、来华工作90周年、逝世30周年暨庆祝培黎学校建校75周年活动,以此缅怀这位伟大的...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