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只有53%左右,东南沿海省份的民营经济占比高达70%、80%甚至90%以上,弥补这个差距,正是陕西“追赶超越”最大希望所在、最大潜力所在。
史贵禄建议,“在观念上包括一些政策、制度设置上,司法保护和服务上,要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国有企业一样,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在私有资产保护、企业贷款融资、市场准入、项目审批程序、提供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要实现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服务平等。”
他还建议政府对入驻的民营企业要进行一对一的服务,要“扶上马、送一程”,保证企业快速步入正轨。小微企业起步艰难、发展缓慢,建议省级财政对年销售收入低于50万元的中小微企业,一律实施免税;对年销售收入低于100万元,主要涉及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企业,特别是能带来大量就业岗位的企业,实施三年免税。
史贵禄建议,多向民营企业推荐盈利空间可控、回报预期显著的项目。对于政策没有限制的领域,一律向非公企业开放;凡是市场能解决的问题,都由市场自身来解决。
“希望广大领导干部和民营企业不要只清不亲,而应该走进企业、融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建设、运营等实际困难。”史贵禄建议,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民营企业,通过实地考察,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实,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全媒体记者赵明
新闻推荐
3月3日是第十八次全国“爱耳日”,记者从陕西省残联了解到,今年陕西省听障患者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年龄放宽至18岁,即日起年龄在0~18岁的患者即日起均可向当地残联报名或登陆中国听障儿童服务网(www.hear...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