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榆林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杜光勇
□张少华 记者 高三宝
古人曾用“大医精诚、医者仁心"赞誉那些德艺双馨的医者。立志不做“名医"做“良医"的杜光勇从医二十一年,凭着一颗赤诚之心,悬壶济世,妙手回春,不仅收获了患者的爱戴与好评,也得到了同行的交口称赞与肯定,更是获得了多项荣誉。曾获得第十届榆林市十大杰出青年、首届榆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连续6年被榆林市委组织部评为“榆林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年度考核优秀者。
大脑,结构复杂、分区精细,是人体活动的“司令部",神经外科可以说是处在金字塔尖的精细学科,被誉为“穿针引线的绣花活"。因大脑结构复杂、精细,既要手术解除病变,又要尽可能不损伤周围密如蛛网的神经、血管,手术难度可想而知。
曾有位男性患者突然昏迷被送往医院抢救,CT扫描显示,患者脑干大量出血,出血量竟高达毫升,生存的希望不足1%,脑干部位作为神经外科手术的禁区,病人死亡率极高,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将会给患者造成脑损伤,有很大可能致使患者成为“植物人"。杜光勇临危受命,在与死神的赛跑线上,他冒着极大的风险,迅速对病人施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巧,经过几个小时的奋力抢救,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在经过亚低温等综合治疗后,该名患者恢复良好,最终顺利出院。这次手术被同行们称之为奇迹,权威杂志《中华神经外科》则以特殊病案对该例手术进行了专题报道。
因为付出,所以收获。杜光勇在自身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埋头苦干,在医学知识的海洋里苦心学习、刻苦钻研。曾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三等奖、榆林市科学技术二等奖和榆林市第四届科技调研成果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较于个人发展,杜光勇认为整个科室的发展更加重要。“一人智短,众人智长",杜光勇悉心听取各方的意见建议,集思广益,根据神经外科的疾病特点和科室的实际情况,整章建制,明确了岗位职责,细化了任务分工,规范了医疗行为。为进一步凝结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科室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他带领科室成员建立了集体会诊、晨会研讨、团结攻关等制度。此外,还积极建立了微信会诊平台,值班人员会将每天患者的检查情况及病情变化及时上传到微信平台,使科室主任及所有医生都能及时掌握病区所有病人的病情变化,为患者及时、科学诊治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杜光勇当选为市政协委员。新的身份、新的起点,新的责任、新的使命。在他看来,医生和委员这样的双重身份,身上有的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他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积极参加市政协组织开展的各项调研活动,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意愿,认真撰写提案,为促进榆林市民营医院健康发展建言献策。杜光勇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不仅要心系患者,做一名好医生,还要心系民生,当一位好委员,努力彰显新时代的政协委员风采。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月日,记者从全省春运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年春运,陕西预计发送旅客万人次,与年春运旅客发送量万人次相比基本持平。据悉,年春运工作从1月日启动至2月日结束,为期天。据预测,年春运期间,陕西...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