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军
10月19日,令人尊敬的杨生武先生与世长辞,那几天秋风瑟瑟、阴雨绵绵,似乎苍天也不忍目睹一位智者的离去。提起杨生武,可以说他在铜川矿区是个有名的人物。他当过工人、校长、企业经理,还是铜川市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铜川市作协副主席……从这一连串的身份、头衔,可以窥见杨生武赓续奋斗的人生历程。
在杨生武众多的身份中,分量最重的我认为还是他的校长身份。杨生武毕生致力于山区的教育事业,他担任鸭口高中校长20年,直到今天,在铜川东区的山区里还流传着有关他的许多故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铜川郊区广阳有一座类似于农家四合院的学校,这所学校是“干打垒”即用土坯盖起来的。站在院子里整个校园一览无余,校舍简陋,条件艰苦,他把一大批学子送入包括清华、北大在内的大中专院校,偏僻的山区学校能够飞出金凤凰,至今被传为佳话。当年的鸭口矿中远近闻名,吸引了周围富平、白水、蒲城等许多地区的学生前来上学读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病逝的时候,有数百名学生前去参加他的葬礼,这是对他人生的最佳注解、诠释和褒扬。
杨生武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对同事关怀备至,全力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他常说:“学校在量化管理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情感管理。”那年头,学校离矿区远,拉煤不易,每年夏末秋初,他就组织力量早早把过冬煤送到教师家中;有一年寒冬腊月,一位教师的家属半夜生小孩难产,他闻讯后,亲自抬着担架把孕妇送往医院。九十年代初期,由于生源萎缩,许多矿办高中都已关门,唯独保留了鸭口高中,他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他是在关中平原长大的,可他对广阳的山区却情有独钟,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感情。他经常走进山里访寒问苦,广阳的山岗上布满了他的足迹,《学与考方法谈》这部25万字的书,是他一步一步在广阳的山岗上“写”出来的;在退休之后的十余年间,他每年都要回到广阳,看一看他亲手建造的学校,重走一下布满他足迹的山路,甚至去搂抱一下他在校园里手植的松树,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浸润着他毕生的心血,饱含着他无限的深情。
杨生武常说:“人生在世,总要给这个世界留些什么”,他除了留下教育的累累硕果,还给这个世界留下了50万字的长篇小说《凤阳堡》和40万字的长篇小说《昨夜箫声》。杨生武从小在农村长大,他对农民兄弟充满热爱,他以“二虎守长安”为大背景,描写了关中道上三姓人家的恩爱情仇,他把自己对农民兄弟的大爱融入了《凤阳堡》里;杨生武曾经在千尺井下做过煤矿工人,他对矿工兄弟充满感情,他把为煤矿工人的人格昭彰、为千尺井下矿工的权利呼吁呐喊融进了长篇小说《昨夜箫声》中。我们从他书中的字里行间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对农民、对矿工充满无限的热爱,他是一个对普通矿工充满悲悯情怀、恻隐之心的煤矿作家。
纵观杨生武一生,修齐治平,官声人声,斐然可观,可谓功德圆满;他把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奉为圭臬。论立德,从事教育,培养学子万千;论立言,有120万字的作品存世;论立功,从事教育、企业经营,成就斐然。他的身份多重,在经济、文学、教育等诸多领域均有上佳表现。他常说“来也平淡,走也平淡,这是一种福分”“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等着你”“不要高兴得到,得到的不一定是幸福;不要抱怨失去,失去的不一定是痛苦”,一个人只有经过大开大阖才能有这样深刻的人生体验。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种人是活在风景里,一种人是把自己活成了一道风景。杨生武这一生不停地耕耘、不懈地奋斗、不断地前行,他的人生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我们浏览怀念。
((作者系鸭口高中教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卜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司法局紧扣“四条主线”,以“认真开展‘两学一做\’,争创群众满意的法律服务标兵”为载体,切实解决司法行政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理想信念、宗旨意...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