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冰
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让群众喝上自来水、放心水、安全水是渭南市各级水利部门的职责所在。在《陕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十三五”规划》中,更是从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水质达标率、供水保证率等方面,对农村用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王益区黄堡镇安村,明明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可这自来水却时有时无,村民不得不用水窖收集雨水,解决饮水、灌溉问题。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吃水、用水问题,关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时有时无的自来水说小了是有些部门不关心群众疾苦,职责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说大了就是职能部门主体责任落实缺失,目标任务落不实的问题。
村民:虽然通了自来水,但主要还是靠水窖
“我们家里都有自来水,可是这自来水总是不正常,大部分都得靠水窖。尤其到了冬天,自来水就停了,只能吃窖水。”王益区黄堡镇安村村民郭大鹏告诉记者。
记者在安村发现,这里家家户户除了装有自来水管,还都有一口水窖,而且这口水窖的使用频率竟然比自来水水龙头拧开的频率还要高。村民郭亚玲说:“我们这里的自来水,想来就来,想停就停,从来没个准,吃水都得靠水窖。我们也知道,窖水比不上自来水,窖里面攒的都是雨水,里面泥土、灰尘、石渣啥都有,可是没办法呀。”
据了解,为了解决包括安村在内的黄堡镇孟姜塬、马村、郝口等6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11840人的饮水问题,王益区在2009年10月实施了东塬饮水工程。该工程于2010年10月竣工,总投资900多万元,让王益区近三分之一的农村群众告别了靠天吃水的历史。可是,如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随后,记者经过多方走访,综合各方说辞,总结出导致停水的原因如下:第一,东塬饮水工程采用的是单趟的供水模式,调度用水需要过程;第二,各村水管员之间衔接配合不到位,几个村子之间抽取调用自来水全靠水管员之间的电话协调;第三,由于裸露在外的管道容易损坏,常常影响供水。
主管部门:确保第一时间正常供水
记者向王益区水务局反映了这一情况,该局总工程师王刚表示,管网供水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维修工作量比较大,工程通过上水配水的同时,供水中间的落差比较大,有时不能实现24小时供水。在今后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他们会克服不足,在黄环旅游公路建设的同时,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供水管线,保证群众用上自来水,并积极探索供水工程的管理模式,同时加强水管员的宣传教育,对其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积极性,尽最大能力保证工程正常高效供水,保证群众饮水安全。
王益区水务局支部书记、局长马琳说:“为了确保第一时间正常供水,我们与区交通局、黄堡镇政府达成一致意见,将东塬饮水工程与黄环旅游公路同步建设,确保在第一时间使工程发挥作用,为群众提供正常用水。”
主体责任人:打通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最后一公里”
针对这一情况,作为王益区区委的主要责任人,区委书记刘西林给出了全面的解决方案。他说:“群众反映的问题主要是供水中由于个别道路维修、房屋庄基修建,以及黄环旅游公路拆迁、施工对供水管网造成损坏,造成供水断断续续。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采取三项措施认真解决,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一是迅速安排区水务局、交通局和黄堡镇政府,对损坏管网及时进行维修,保障群众正常供水;二是积极争取建设资金,对黄环旅游公路实施过程中东塬供水管网重新进行规划,进一步优化管网,确保群众喝上放心水;三是进一步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产权,落实管护和责任。同时,区上每年会拿出4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饮水工程的维护,在各涉农镇(办)成立水管站,配齐水质安全监督员,一村一名,落实待遇,做好农村供水工程日常运行管理及巡查等工作,有效解决农村末端水事管理缺位问题,打通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王益区区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种好“责任田”,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开展。注重健全机制,在监督制约上强化主体责任。建立完善了重大事项报告、年度工作报告、评廉述廉等制度,定期向上级党委、纪委报告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防止出现“空对空”“两张皮”现象。坚持纪律作风建设督查巡查常态化,在全区组织开展“纠歪风、正家风、扬清风”作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社区)财务大检查,持之以恒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效震慑了违规违纪分子,落实了从严治党的要求。
新闻推荐
杨长亚在坡头工业园区调研时强调 抓项目促转型 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园
本报讯(记者陈红娟)8月30日,市长杨长亚在坡头工业园区调研时指出,抓项目促转型,打造中小企业创业园。市委常委、副市长张惠荣参加。杨长亚首先来到瓦楞蜂窝纸板生产线项目现场,详细了解项目进度、产品...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