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 商洛市 安康市 汉中市 延安市 渭南市 咸阳市 宝鸡市 铜川市 西安市 榆林市
地方网 > 陕西 > 陕西新闻 > 正文

本报庆祝记者节掠影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6-11-08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周书养和同事们交流新闻采写的经验

????周书养发表的两部长篇小说

在第17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三秦都市报全社上下一片忙碌、实干、热闹、欢乐的氛围。

为了进一步活跃职工文化生活,使全社职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报社党支部和团支部组织青年职工开展以“敬业·创新”为主题的庆祝第17个记者节演讲活动,工会组织职工成立了读书协会、健康保健协会、歌舞音乐协会、爱茶社、摄影协会、书画协会六个协会,并策划展开活动,撰写演讲稿、排练节目、筹备爱尚健康健步走、读书会、书画摄影展,全员精神抖擞投入“践行新型传媒企业文化,着力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全员广泛参与,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

以茶会友 因茶而聚

“爱茶社大讲堂开讲啦!”11月4日下午2时,三秦都市报爱茶社首场活动消息,通过三秦工会、三秦矩阵、爱茶社等微信群、QQ群,迅速在报社传开。

“冬季喝什么茶好,什么是黄茶?”讲座尚未正式开始,30多名会员接踵而至报社三楼东会议室,已经与特邀主讲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茶道与陶艺研究专家孟樑老师聊开了。虽至初冬,热烈的交谈却让整个会议厅充满暖意。

爱茶社主持人王东启介绍了爱茶社活动宗旨、活动方式后,孟樑教授正式开讲,简明扼要讲述了中国茶史、茶盏常识及相关茶艺知识。

“世界最古老的茶树在中国发现”,“中国人品茶讲究的是动静结合精神追求”,“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种类”,“中国人对茶盏的设计,融入了时代科学技术、美学审美标准、社会哲学理念、文化信仰等因素”……短短一个来小时的讲座,让与会茶友受益匪浅。

讲座告一段落,茶友们来到三楼阳台临时搭起的三个茶棚,观摩孟樑老师茶艺示范。只见他边泡茶、边讲解、边提问、边回答,并拿出中国历史上不同窑口的陶瓷茶具进行讲解展示,让大家同时对中国瓷器有了新的了解,对收藏知识有了新的收获。

听记者讲述记者自己的故事

他是一名资深特稿记者,他的特稿曾斩获中国晚报新闻奖,陕西新闻一等奖;他是一名长篇小说作家,从《特稿记者》到《股海》,4年连续推出两部长篇小说;他是三秦都市报现任广告经营中心总监、新城市事业部主任周书养。

为了庆祝第17个记者节,11月4日下午3时,三秦都市报读书社“对话周书养,听特稿记者谈特稿记者那些事,听新闻内外的精彩人生”活动在三楼会议室举行。会议桌上,摆了两摞书,一摞《特稿记者》、一摞《股海》。多位新入社的记者编辑和工作人员惊叹:“没有想到,周老师竟然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

“各位同事好!今天是我们读书社的首场活动。我很好高兴能和大家分享读书的体会、采写特稿的经历,写作小说的快乐!当然,我们交流从我曾经做了13年的特稿记者经历说起。”周书养与书友们心灵对话由此拉开。

“17年前,我因为一篇特稿,开始了我的记者生涯。一开始,我在报社的文艺部当副刊编辑,编辑一些风花雪月的散文和诗歌,做着自己的文学梦。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文艺部调到了特稿部,从一名副刊编辑成了一名特稿记者。从做特稿记者的那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了目标,写10年特稿,再写小说。可我没想到,我做了整整13年的特稿记者。13年里,采访了多少人多少事,我记不清了。我在全国近百家报刊发表了几百万字的特稿,这些稿件饱含了多少酸甜苦辣,只有我自己知道。形形色色的采访对象,让我知道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记者的道德良知是何等重要。”周书养说。

两个多小时的对话,让许多“新记者”学到了采写的知识,让许多“老记者”对周书养报道的一些大案要案、台前幕后的故事有了了解,也让参加读书会与会人员感悟到,三秦都市报记者为了寻找真相,还原真相,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那份担当和对报社的无比热爱之情,对记者职业的无比敬业之情,对新闻理想的崇高追求之情。

书画摄影展 展示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风貌

11月7日上午10时许,庆祝第17个记者节三秦都市报职工书画摄影展在陕西日报社后一楼开展。三秦都市报社领导,陕西日报传媒集团相关部门领导陈五季、张龙章、吴军和著名书法家王根权,参加了开展仪式。本次展览展出三秦都市报职工的书画摄影作品100多幅,展示了三秦报人丰富多彩的文化追求和向善向上的精神风貌。

陕西日报社书画协会秘书长张龙章表示,参展的作品有隶书、行书、草书、榜书、硬笔,有山水、花鸟、人物,有静物、工笔、粉彩、油画、电脑漫画等,充分体现了丰富性,也较好地颂扬了主旋律,展示了作者内心对美的追求。

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评判标准》创建人、著名书法家王根权仔细观看了每一幅作品,边看边说,三秦都市报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展览规模不大境界大,作品总体质量不错,尽显三秦都市报社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风貌。本报记者赵福生

新闻推荐

中秋夜西安惊艳世界 本报全媒体报道刷爆朋友圈

芙蓉池畔,隽永恢弘,看不尽的西安美景,数不清的陕西元素。15日晚,2016年央视中秋晚会在古城西安上演。两个小时的直播,西安惊艳了全世界。与此同时,本报通过官方微博、微信、三秦网、网报、号外、H5等形...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庆祝记者节掠影)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