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8户分散安置、7户旧房改造的全部完工,村里户户都有安全住房了。”
产业路和连户路继续延伸。今年新修的1.2公里产业路,直通百亩烤烟种植基地;3.2公里硬化路、砂石路的建成,让“晴天灰堂堂,雨天泥汤汤”成为历史。
有线电视、宽带信息点正在施工,随着电商平台的启动,村子与市场的距离将近在咫尺。红白相间的公路防护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壁画,在绿树青山、白墙黛瓦间分外鲜艳,破损路面也已修补一新。沿途,群众将垃圾装袋,等着清运车把垃圾统一拉往村里刚刚建成的垃圾填埋场。在安置点旁,万家坪广场和种类齐全的健身器材让这里从一个高山小坝变身为美丽乡村。
精神扶贫也不容忽视。“七一”前夕,在党支部活动室,村委会成员、委局驻村干部正同村民代表议定“除陋习、树新风”村民公约。10月20日,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王安中在村主持召开会议,按照《陕西省贫困退出实施意见》和市上要求逐项对照检查。会后,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有条不紊地展开……
结对帮扶,确保精准发力
八月初十是个周末,一早,贫困户廖广兰正准备把做好的干豇豆拿到街上去卖,就接到了市纪委党员陈义平的电话,说和张恒一定要上门来看看。
廖广兰和伍玉池养育一儿一女,儿子在西安石油学院上学,女儿在县城上高中,夫妻俩也就在县城租房“陪读”。这么多年,家里再穷也没耽误娃念书,好在儿女成器,只是家里的房子破旧不堪。结下这门亲戚后,陈义平又是给老伍联系打工,又是帮老廖在县城张罗了个生意不错的菜摊儿,挣钱、“陪读”两不误。伍玉池说,年底还准备贷点款“上楼”,这样儿女将来回家,还有个像样的屋。
贫困户杨昌余由市纪委党员屈晓红结对帮扶。老杨这个人,脱贫志向有,但总想整大的,结果两头都不靠。屈晓红买来2头猪仔、20多只鸡仔,劝他先喂上。被说服的老杨踏踏实实养猪养鸡,在他的带动下,好多村民也搞起了养殖。
像这样党员攀穷亲的,市纪委监察局一共有24对。按照一户一张表、一张合影、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的“五个一”要求,市纪委监察局在机关制作了《结对帮扶进度公示栏》,通过电话抽查、现场了解、会议通报,对结对帮扶情况开展督查督办。
发展特色产业是持续脱贫的“良方”。帮扶人牵线搭桥,能人伍玉言、毛道平带领王安新等6个贫困户种起了烤烟。规范裕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协调农业部门对该村7样蔬菜进行“无公害认证”,6个53立方米的保鲜库建成后,将极大提升生姜等特色产业抗击市场风险能力。如今,全村已种植烤烟420亩、山药100亩、生姜80亩。绿色产业扶贫新路子,已成为贫困户持续脱贫、长期受益的强大引擎。
“坚持把自己摆进去,做到精准监督、精心帮扶,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老乡。”王安中信心满满的话语,道出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共同心声。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董良军)10月13日,市政府与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签订保险助推脱贫攻坚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座谈时表示,将建立高层会晤机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相互携手,密切合作,互利共赢,为助推安康脱贫攻坚...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