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企业跨区域、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等特点,陕西省国税局通过创新整合机构、人员、职责,实现管理资源的科学调配和效率提升,为大企业创造公平、公开、确定的税收环境,全面消除大企业管理和服务的“痛点”、“难点”和“风险点”。
整合职能增加企业获得感
“长期以来,大企业都因为跨区域、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等复杂性特点,成为属地化管理条件下的特殊纳税群体,对税收政策和征管服务的差异性特别敏感,由此产生的税务风险也成为企业心头的最大隐患。”陕西省国税局大企业管理处处长米晓东说。为此,陕西省国税局针对行业痛点,探索实施实体化、专业化、协同化管理服务。
陕西国税局立足实际,务实创新,第一时间成立“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改革领导小组”,聚焦“改什么”、“怎么改”、“改得好”等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反复深入开展调研论证,最终确定改革思路、原则、目标和基本框架,先后出台多个改革方案和细化规定,创新整合机构职能、人才配置、管理对象和管理职责,建立了横向互动、纵向联动的大企业管理服务新格局,有效提升大企业管理层级,加强跨区域经营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使集团企业的“获得感”明显增加。
组建团队实施专业化管理
在管理主体方面,陕西省国税局通过职能转化、上收和整合,共设立16个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实体机构;选拔吸纳530名具备大型企业管理能力的骨干人才,细分行业、企业组建26个行业管理团队和52个企业管理团队,外聘65名法律金融专家、大企业高管、知名教授建立16个社会专家团队,强化专业化、团队化管理。在管理职责划分上,陕西省国税局在划分日常性、基础性管理服务职责基础上,突出分事项、分层级的风险管理,省局发挥数据集中优势,负责统筹管理和复杂涉税事项管理,并督导各层级大企业管理机构开展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管理事项,实现风险管理常态化、专业化。
上下联动取得显著成效
“这种改革,既保证了机构框架稳定,夯实压紧了大企业全职能管理职责,又突出了实体化、专业化、协同化管理,破解了长期以来存在的大企业管理机构不规范、税企信息不对称、税收管理服务不到位、不对路等问题,大企业复杂事项管理的精准度更高,日常管理和个性化服务针对性更强。”米晓东说。
截至上半年,陕西省国税局开展15户大企业集团共400户成员单位电子财务数据采集工作,完成总局“千户集团”第一批风险应对任务,共涉及增值税22.88万元,企业所得税2391.38万元。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服务和管理的效能会更加显现。
本报记者白圩珑
通讯员杨丽
新闻推荐
城固交警大队针对城乡社区群众学习交通法规的认知水平,精选近年来发生在身边的交通事故典型案例,精心制作成交通安全宣传微电影。通过“以案说法”的方式,重点向群众解读《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陕西...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