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池畔,隽永恢弘,看不尽的西安美景,数不清的陕西元素。15日晚,2016年央视中秋晚会在古城西安上演。两个小时的直播,西安惊艳了全世界。与此同时,本报通过官方微博、微信、三秦网、网报、号外、H5等形式在当晚刮起了一阵“秋晚风”,引起不少读者和网友的转发以及热议、朋友圈刷屏,更有漂泊在外的西安游子在微博、微信中留言表达了对故乡西安深深的思念。
全媒体第一时间推送秋晚报道
从揭晓2016年央视中秋晚会花落西安以来,“秋晚”就成了不少市民热议的话题,本报也进行了持续关注。9月15日,央视秋晚播出当天,更是派出了几路记者进行全方位报道。从下午三四点开始,本报官方微博持续刷新,播报最新动态。微信也进行了最新报道。在央视中秋晚会播出的同时,本报更是连续推送了网报、号外、H5……通过全媒体的形式对中秋晚会的关注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半。
其中,网报关注了中秋节全家团圆的主题,“放下手机话团圆”温馨有爱的语句给读者网友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三秦都市报号外》以今夜,西安惊艳世界为主题,通过最炫目、最长安、最感动几个关键词,用简洁的方式将央视秋晚的看点亮点及时推出。随后,推送的H5以“明月照长安,天涯共此时”为主题,用海量的高清图片诠释了央视秋晚回家、回归、回望、回味的四重意味,以及对秋晚《开城迎宾》《月照长安》《丝路焕彩》《花好月圆》《海上明月》五个篇章进行了画面解读,同时,也完美注解了中秋佳节倍思亲的文化内涵。
秒拍视频直播13万人围观
央视中秋晚会在古城西安的隆重上演,让外地网友盛赞不断,西安市民洋溢着别样的自豪。而本报全媒体报道更是在当晚引起轰动。不少网友和读者或是在本报官方微博、微信留言,写下心中的感动,或者在朋友圈刷屏掀起又一层的波澜。
通过本报的全方位报道,本报官方微博、微信的留言也是五花八门。有网友留言说:报道更新太及时了,让我们对中秋晚会多了一层了解。不少漂泊在外的西安游子通过转发朋友圈感慨,“太贴心了。通过这些报道让我们这些在外的游子能够全方位感受到秋晚的盛况,感受家乡的魅力,太想念西安了!”还有读者表示:“虽然不能到现场观看秋晚,看看H5中的高清图片,然后发到朋友圈,也是一种纪念,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亲近感。”
据悉,当晚本报官方微博、微信、H5等总阅读量17万人次,秒拍视频直播13万人观看。本报记者王娇莉
新闻推荐
10月19日,由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等六家单位主办的韩晓英散文随笔集《鲁院日记》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西安曲江贾平凹馆举办。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